close
幾集的講經內容都環繞在
「眾生垢重,何者無罪、何人無愆,凡夫愚行,無明闇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
上人慈示,凡夫皆具本性,然而在六道輪迴中總受無明層層覆蓋,
人生多煩惱、無明,要化解它,只有多投入,利益他人、成就自己,
古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萌芽於我們所經歷之人生百態,
立心無知、恣心自恃,有些人憑自己年輕、憑自己有靠山,而放縱自己、遺禍他人,
而人之初、性本善,其性即指佛性,眾生本具與佛同等的本性,
然而性相近、習相遠,不同人互異的行為、習慣而偏離了本性。
一直以來使益啾很受啟發的一點就是「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人總是安於當下、不肯突破,然而這樣一點滿足等於是故步自封,
承擔雖需要勇氣,但我也相信能夠多去承擔、多去做,才能增長智慧,
很多事不是白紙黑字記起來就能有所得,唯有親身力行體悟,才可有所得,
期勉自己仍能一直以初發心去多做、多得,不論是課業、志工,或是其他挑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