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言
無復煩惱
正讚諸大阿羅漢之
諸漏已盡
逮得己利
棄捨重擔
證阿羅漢果者
為有餘涅槃
在去除煩惱之後,在座的阿羅漢皆是諸漏已盡,
煩惱盡後逮得己利,每位都將身上的重擔給放下了,
但阿羅漢只是證果,而非真正能成佛,
《法華經》中佛陀開示正直捨方便,告訴大家只是自己煩惱去除還不夠,
這樣的境界只是有餘涅槃,還不是最完美的境界。
因三界分段生死之因
雖可斷滅
而現有業果之身
仍然存在尚未解脫
仍是有報
故為有餘涅槃
阿羅漢雖然斷滅煩惱,但只是暫時滅除了過去所種的業因,
業果所生之身尚存,我們仍不脫生死之外,
要徹底解脫需要的是內心無明去除後,不再結未來的業因,
到了不結未來因果,且能生死自在,如此則為無餘涅槃。
為何心會有煩惱呢?因為我們心中的結未能解開,未能盡諸有結,
結有「九結」,愛結源自愛欲、恚結是因有所求而不得、
都得到時又會驕慢生慢結、自我卑劣則生無明結、
煩惱使我們起疑而生疑結、生疑後又見解不通生見結、
見解不通而有所執取為取結、看人有而嫉妒生嫉結、
吝嗇不肯施捨為慳結。此為九結,煩惱之因。
結即惑習之業
為諸有之生因
今智斷
不受後有
故云「盡諸有結」
因果盡亡
不生義也
此九結乃源於無明,當以智慧斷去,盡諸有結後則不再受果報,
上人開示要斷煩惱修心清淨未必要出家,我們在家若根機利亦可智斷,
聞上人此法語更感到信心,佛的教法遍及出家、在家,
道理相同好好掌握,一樣能斷除煩惱以證佛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