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修三學
破見思惑
慧命得安
始發大心
要去除心中的煩惱,要先從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開始,
人人只要遵此而守好本份及戒律,內心就會開始自我節制,
內心有自治便可以修德,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別人是看不到的,
但心中煩惱微細,要除這麼多微細煩惱得靠三無漏學,以破見思惑,
然而我們常常一個心後破一個煩惱,很快便又流失掉了,
故我們要發的是大心,在去除煩惱後開始修德,當德相顯於外時便能統領大眾,
從三無漏中修德,如此增上我們的心,當到達自在的境界,則修德圓滿。
心得自在
即以戒定慧力
修習增上學
已得修德為圓滿
能出入自在
此以戒定慧力
得自在也
我們要能出
我們修行不是要自修而已,若因此斷了與外界的緣就只是己得自在,
我們要在人群中亦能心得自在,時時進出人群卻心自在,這才是真是到達「靜寂清澄」。
任何環境都阻止不了我們的心,便達到了出入自在。
若於真俗二諦
一、 真諦
真理之實義
又聖者所見之實義也
了知無結無縛
心得解脫
此以慧力得自在也
二、俗諦
俗事上之實義
又凡夫所知之實義也
出入自在要知真俗二諦,真諦是出世所得的真正道理,此為聖人所見,不受世俗牽掛,
但並非不理世間,而有大慈大悲的憐憫眾生心,
俗諦則是入世了解世間法,此為凡夫所見,
我們要得自在,要同時修得真俗二諦,兩邊都得了解。
就像上人每次都在勉勵慈濟弟子,不是每日唸佛、唸經而已,還要在人群中行經,
一個心安定後是否能經得起入世的考驗,便靠的是此時。
人人本有如來本性,但為漏、結所覆蓋,漏是煩惱、結是執著,外境污染了我們的心,
其實真理一直不離我們的心以及生活周圍,只是被漏結掩蓋而不得自在,
靈山會法萬二千大阿羅漢及比丘眾,都是各有長處且出入自在,
佛陀教法需要有人證實,這些聽眾就是印證佛法最好的代表,
看到那麼多賢人能因聽法證果,也自勉能更聞法入心,得到真正的出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