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的僧團中因為性別又分比丘、比丘尼眾,有緣者遇佛而出家,
叢林散布在各地,各地皆有出家人,
佛說《法華經》,是要每位修行者能轉小為大,過去用方便法,現在正直捨方便,
收回過去所說的「有」、「空」,而要行中道,也就是「菩薩道」,
菩薩道所蘊含的是「真空妙有」,真空破除執著,妙有向前精進。
法華會上萬二千弟子皆是才德兼備,具戒定慧,
當中又分「有學」、「無學」,有的人根機高,速斷煩惱,則為無學,
也有人知道要斷煩惱,但沒辦法那麼快斷除,學習斷滅,是為有學。
修佛法的方法中,有莊嚴的威儀也是一法,其能使人歡喜,
僧團只要合和了,彼此互愛互助、共同修行,又稱「內護」。
佛教開始收女性弟子,即比丘尼的來由在摩訶波闍波提,
摩訶波闍波提養育佛陀,是佛之姨母兼養母,
在佛悟道後,要求出家,佛設「八敬法」制伏比丘尼的生活規矩,使其尊敬比丘,
本欲刁難比丘尼出家,但其求道心切而降伏自我慢心,最終仍安於僧團眾中,
於是摩訶波闍波提與耶輸陀羅各率女眾出家。
佛陀對女性設限,在當時的年代是為保護女性,也防止僧團為女色所惑,
但比丘尼求道那份心,使她們願意放下自己而歸投於佛,
現在我們求佛法的機會更多,常常卻不珍惜此良緣,甚是可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