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人開示中談到學習,我們學佛要認知到世間萬物無不是說法者,
故學無止境,時時用心周遭都是學習的對象,好的學習、壞的警惕自己,
「遇事而學,解了而後覺」,若在事項上遇到不解,
與對方要有所溝通,以智慧及耐心溝通則能相互了解,
恆覺而不覺,永久保持覺性,才能自覺覺他。
靈山會上除了大阿羅漢、諸比丘、比丘尼在座外,尚有八萬菩薩雲集,
這麼多的人都是來此聽佛轉大法輪,成就祥和法會,
菩薩,全稱「菩薩摩訶薩」,譯作「大道心」、「覺有情」,
大道心就是大根器的人,小根器者求自利以了生死,
中根器者除了了生死外,更多了解,然而大根器者更擴展到希望人人皆了,
故大根機需足大智慧,方能自覺再教化他人,
大要能心包太虛,宇宙道理皆要知,再身體力行。
學佛要發的就是大道心,並能成覺有情,
有情眾生迷茫混亂,依情而迷無法開智慧,眾生便在迷中受苦難,
覺有情者卻在覺悟後,入人群中救拔苦難,並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些弘願是需要非常大的堅心才能守護,也只有發大心的菩薩能做到,
故以此自勉,願能以菩薩的大道心,好好行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