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的重點在於要能入心、至性,
性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學佛就是要開啟心中本具佛性,
能做到所謂明心見性,住持佛法於無量世界,
並能累積德,由此而去下化眾生,
下化眾生也對自己有益,因為我們是在借度眾生來成就自己智慧,
且能名稱普聞無量世界,常常使他人聽到菩薩名號,
使之秉持佛法、遍行人間,將菩薩精神流佈世界。

上人舉海地為例,海地是天主教國家,沒聽過佛教、不知菩薩精神,
海地地震,美國慈濟人第一時間趕到,向其伸出援手,
藉此讓人人知道佛教,以及那份不忍眾生受苦的慈悲菩薩精神,
佛法仍要在在人間覺悟,了解世間苦難無常,
獨善其身只是了解佛法,仍要運轉全世界使佛法不滅,
應作、所做、住持不退,這是本份使命、還要住持佛法、勇於承擔。

法華會上除了阿羅漢與比丘眾,尚有菩薩八萬人雲集,
在座中依經文所敘有十八位代表,菩薩是覺有情者、大士,
我們常提的白衣大士指的就是當中的觀世音菩薩,
這些菩薩的名稱由來,都起自於自己修何等法門、有什麼德行或本願,
如文殊師利菩薩指深具大智慧,
其過去已為七佛之師,智慧在無量劫前已修持,
卻選擇回歸娑婆世間教化大眾,因為我們的智慧因無明遮掩,
人人本具智慧,要以智慧去除無明,才了解文殊菩薩的精神,
在座菩薩多是已能成佛者,卻選擇佛佛相傳、再倒駕慈航來人間,
這是種極大的願力,讓他們選擇遊戲人間、下化眾生,
既然菩薩選擇這樣的大菩提道,身為凡夫的我們該當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re1017 的頭像
    fire1017

    鳥窩生活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