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圓覺 住常寂光
為度眾生 迴入娑婆
應眾生法 隨機應緣
住靈山會 化緣成就
佛陀在靈鷲山說《法華經》,說的是圓教法,
佛陀因看到自身本性是佛而自覺,於是開始修行,
要使我們回歸本性,自知本具的佛性便是自覺,
不只是自己,佛陀也相信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即使是在六道亦是,
所以在我們自己覺悟後,還是去開啟別人的自性,這叫覺他,
佛陀在娑婆世界及六道中來去,便是要覺他,拉起其他本性蒙塵的眾生,
既然知道自己有成佛的可能,就要以佛為依歸,好好學習佛的風範,
能夠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都是在奉行佛陀的教規,
當我們能夠以行動去影響別人,也讓別人自覺,這便是覺行圓滿。
自覺 自知有佛性
覺他 眾生悉有佛性
圓滿 自他無二佛性
四乘中的二乘(聲聞、緣覺)便是只有自覺,自己修行,這是獨善其身,
我們修的是大乘法,不能只有自覺,看到別人不好的要趕緊把他拉起來,
修習善法後要渡化眾生,讓眾生也能一起來修善法,這便是覺他,
但這樣還不夠,菩薩雖能渡己渡人,卻仍有微細煩惱,未臻圓滿,
到了真正佛的境界,內心很透徹,才是真正的圓滿。
自覺 別於凡夫覺他 別於二乘
圓滿 別於菩薩
又靈山會說法主
迦毗羅衛國
淨飯王太子出家成道
別號釋迦牟尼
若非大聖覺者
孰能演此一乘大法
故云主成就
佛陀成道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看盡人世百態,生老病死、種姓不平等,
他尋求真理,想跳脫出世間的苦,虔心修行終於悟道成佛,
佛在靈山法會說法,便是要將這份覺悟傳承給其他修行者,
所以佛陀是我們的教主,也是六成就中的「主成就」。
私以為現在能有佛陀般的願力,想教化他人已經相當不容易,
當下正值末法,願意相信佛的人不多,於是很多教徒都只停留在自覺的部份,
上人也很慈悲,不忍眾生受苦外,更希望啟發人人的智慧,
是真正在做覺他、圓滿的修行者,這部份我很感服,
身為慈濟人更應該秉承師志,好好做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己尚未自覺很是慚愧,自己都未覺悟了,更難去使別人也覺悟,
所以希望能更精進聞法修行,立志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