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行者即心即佛 
行菩薩道不捨眾生 
得清淨行回入娑婆 
盡虛空遍法界無盡
學佛之外,要回歸佛的境界,修行的起點是菩薩道,
只要提起佛心、有愛,我們的行為自然就是行菩薩道。
在此應該就是要我們內化到佛的心境,人的舉手投足都映照自己的內心,
心中有佛、有菩薩,那我們所做所為也都是菩薩利行,
那我們也不用刻意造作,一切都源自本心,也就是那念佛心。

會行菩薩道即因那念「不忍心」,不忍眾生之苦,
我們懺悔過後要發願回向,走到人群中利人,
縱使今生緣盡,也盼望盡快回到娑婆世界繼續付出。
這是慈濟的法門,有人修行只望速入佛乘,不再入六道,
慈濟人反之,希望能快去快回,乘願再入人道中付出,
這就像觀世音菩薩,雖已證佛身,卻因悲心而決定在人間濟助眾生,
就像地藏王菩薩般,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如諸佛菩薩所發誓願 
所修福智 所行回向
我亦如是發願 修集回向
虛空界盡 眾生界盡
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
既與佛菩薩結了這份緣,那我們修行要點點滴滴的好好修行,
並匯集所修福智回向出去,將所行、所集回向眾生,
盡虛空、遍法界,希望人人以法洗滌內心煩惱無明,
眾生受業力受折磨,我們要發大願在盡虛空救拔一切苦難,除無明,
這樣的願力是非常大的,就如佛菩薩所發之願一樣。


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 
發願回向已 
至心信禮常住三寶
感恩佛菩薩的慈悲願力,讓我們有一個方向得以依循,方向正確、步步正向,
所以我們要禮敬三寶:佛、法、僧,佛陀是宇宙大覺者,
其所說法何其難得珍貴,更感恩諸僧願將佛法傳承,
讓我們今日雖未值佛世,猶得聞法精進,

此外人人皆有自性三寶,以勉勵我們自愛、自尊重,
並也尊重人人,因為人人都當成未來佛,有其佛心。


懺如浣滌 以水為名 
至心頂禮罪根清 
罪滅福由生 
慧日普明 覺海性圓澄
《水懺》三卷的經文至此已終,本經文希望我們以法水洗滌內心垢穢,
並身心平行去懺悔,宗教都有其儀式,那是事相上的展現,以事顯理,
我們藉此好好懺悔,洗淨無明,則如慧日普明般乾淨明亮,
感恩悟達國師以自身的懺悔,再推及世人共同懺悔,
修行了這部《水懺》已近兩年,
末學雖自知未能洗淨煩惱,但以此自我提醒,法譬如水,洗心懺悔,
感恩證嚴上人數百集的開示,將懺法融合菩薩法,
讓我們得以從行菩薩道中,懺悔滅罪障、造福人群。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學佛法 
發四等心 修六度行
分身無量 
扶貧脫困 等教富樂 
六情開朗 得法喜樂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我們修學佛法便要發四無量心,
並修六度行,修法時不獨善其身,而能傳承給更多的人知道佛法,
這叫「分身無量」,就像我們慈濟人,
慈濟人遍佈各地,一起行善、推法,便是扶貧脫困,分享法後渡進更多人,
大家共同行菩薩道、等教富樂,於是人人皆是菩薩,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 
能降魔怨 及諸外道
與諸菩薩俱會一處 
菩提道心 相續不斷
願時時我們為諸佛護念,因為業力因緣時常來纏擾我們,使我們無法發佛心,
縱使明知要棄惡從善,卻受到環境所纏,
所以我們心中要有佛,一念佛心可以啟動我們的愛以保護我們不落魔障,
不然邪思、邪見將出,以佛心降伏魔怨。
我們先已聞法,可以降伏魔怨,這叫「克服」,習氣常使我們無法學習正知正見,
只要克服便能與諸菩薩俱會一處,像是參與慈濟志工活動,
過程中不斷發菩提心,即使懈怠,也會被旁邊的慈濟菩薩拉起來。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興顯佛法 修行大乘 
分身無量 救度眾生 
直至道場 無有退轉
懺悔完後要發願迴向,願生生世世興顯佛法,人間道才不衰退,
像慈濟人一直推動大愛(好話)一條街,希望將靜思語貼到各個店家,
或慈青邀約去做環保,學佛就是要身體力行,才能時時發好願,
我們雖分散各處,但發同一個好心願,人人做的歡喜,即六情開朗、得法喜樂。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日心存感恩 
能生世值得佛法 
滋潤甘霖雨露
增長我們的慧命
我們祈求能「蓮花化生」、「衣食自然」,西方有極樂世界,它在哪裡呢?
它不遙遠,只要我們能預約人間淨土、清淨的地方就是淨土,
而我們奉行走菩薩道,菩薩不忍眾生,依著願力回到娑婆世界渡眾生。
我們生在一個安樂且得聞佛法的世間、家庭,是「種族尊勝」,
只要心能知足即常樂,心就在佛法中受教育,不去貪求世間物質。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慈仁忠孝 等心濟物 
不生一念逆害之心
我們現在開始要培養慈仁忠孝,人與人之間要有慈,慈是無所求的付出,希望人人幸福,
如釋迦牟尼是眾生慈父,因為他看眾生如親生兒子般疼惜照顧,父母去養子是慈,
但慈不是寵,寵是缺乏智慧的愛。
仁是人與人間守的道德,對長輩能敬愛,對平輩、晚輩亦守著倫理道德,
唐代時,有位張公藝其經營的家庭相當和諧,並且九代同堂不分離,
唐高宗相當敬仰而登門詢問治家之道,張公藝用筆在紙上寫了一百字的「忍」,
慈仁忠孝不可缺的就是忍,百忍中含多少辛苦,但人能相忍相讓。

像是慈青,過去在學階段有慈懿會爸爸媽媽陪伴,在慈濟中學習,體會靜思生活,
畢業之後也組織了學長會帶動新的慈青予以傳承,並發願傳承慈濟宗門,接著受證。
慈濟人彼此不是同個家庭,但一起做大家族的事,大家各部份都不同,
靠著忍來把心開闊,忍著各人的習氣,使法輪得以不斷輪轉,
彼此以等心濟物,濟貧教富,視天下人為一家,故我們要有千忍,不生一念逆害之心。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由我們社團精進長召開第一次的讀書會,
一直以來我很喜歡閱讀,尤其是慈濟或上人法語書籍,
每每讀完心裡都有一種被洗滌的感覺,法喜又自在,
這次開的書目是《清淨在源頭》,談的是環保,
但除了我們傳統說的環保外,上人更延伸討論很多愛護環境的方法與精神。

一開始主負責人先請大家分享什麼是「清淨在源頭」?
這個觀念其實說簡單不簡單,上人希望大家先照顧好本心,不為物欲所奴役,
如果我們從源頭處先做起,不去消費不需要的東西,那我們就不會製造垃圾,
既然沒有垃圾產生,那更遑論要分類回收或重新製造等問題。
(這裡我延伸一個思維,在當時沒有即時想到,在此予以分享,
上人近年提倡「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字面上看是只吃八分的米,剩下的拿來濟助需要的人,

但我們衍生思考,是不是水也可以只用八分、電也只用八分,所有物質我們都用八分,
這樣下來其實物質或能源我們就不會浪費了,除適其所需外更可以幫助別人)
破題的請大家分享對書名的看法,可以幫助大家先思考我即將讀的是什麼樣的書。

接著分為三組,各組各自讀不同的章節,再依序分享各章大綱與自己的心得感觸,
比如第一組的部份分享上人提倡慈濟環保的起源,及上人如何看待環保這個精神,
我被分到的第二組則分享實際可以落實環保的方式,
自己從當中的句子也有所體會,再提出來讓大家討論,
比如有一段說一位外國人覺得我們台灣很像有錢人住的貧民窟,
當下覺得很有道理,我們自覺台灣人生活富足,但卻沒有去想過富足下的浪費,
我們不只製造垃圾,更不去收拾回收,任其在都市飄蕩,與貧民窟何異呢?
由此有夥伴討論了台北的屋子也長的像貧民窟,像受潮長霉一樣,
高雄因為工業發展,也籠罩在廢氣污染之下。

我很感恩有這樣一個精進的機會來自我充實,以前自己讀書覺得落寞,
這次可以跟大家分享,相互拉拔成長,且各自分享生活的經驗,
有人會分享自己媽媽的經驗或延伸到另一本書,
有人會與自己在慈濟道場看到的其他狀況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喜歡這種溫馨的小聚會,人不用多,彼此互為善知識,則感到法喜充滿。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裡當思時日過 
慎觀日常生活中 
衣食住宿足無慮 
當思來處極不易 
信願回報四重恩
以慈導悲善解行
日常生活中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恩情,要曉得一切得來之不易,
所以我們要知足,知足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心,
一切分毫的背後都經過層層的付出,是多少人的辛勞才換得,
一粒米就來自農夫辛勤的耕作,所以以前人會編些故事要我們孩子不去浪費,
人生在世,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相助,實在難以為繼,
有句話可以去相輝映「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有時候自己也在無形中浪費了好多資源,而忘記其背後承擔了多少人的希望與汗水,
如此一想也覺得世間沒什麼好埋怨的,處處都看見眾人的恩情。

故佛陀要我們以信去回報四重恩,信是正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正信三寶可以讓我們有人生宗旨,而不迷失生命的方向,
四重恩是父母恩、師長恩、三寶恩、皇王水土恩(眾生恩),
從小到現在,到處看無不是恩,希望能信奉佛陀之教,報一切恩。


日常生活中 
自我要求戒慎虔誠 
一毫之善一塵之福 
盡皆施與眾生 
即是「回自向他」

在人間修行 
種好因結好緣 
度眾生果 
即是「回因向果」
我們感受恩情,便要勤進過生活,並能將這份福報回向,
回向分為「回自向他」、「回因向果」,
前者就是在我們得功德時,懂得將福德回向給一切眾生,
後者則是能結下好因,以種下善果。


衣食豐饒 正信三寶 捨此報身 
皆得往生極樂世界
親覲彌陀 得受記別 
當來世中 見彌勒佛 
聽聞正法 如教進修

願得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常值國王 
興隆三寶
不生外道邪見之家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蓮華化生 
種族尊勝 安隱快樂 
衣食自然

接著我們要發願,願往生後入西方極樂,願來生值彌勒佛世,
這樣我們就能依正法好好修行,使心清淨。
也願能一直生在三寶興隆之時,眾生亦得同受佛法洗禮,並得衣食的飽足,
若此時我們的心清淨,得斷一切煩惱,其實也等於身在極樂世界呀!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早到台北孔廟參加春祭的觀禮儀式,台北的孔廟我是第一次去,參加春祭更不用說,
台北孔廟一年只有兩個大日子會舉行祭典,
一次是今天的春祭,另外一次是9月28日的「釋奠典禮」,
春祭的意義在於勉勵學子在春天到來時,用功向學,
春祭來觀禮的人全程站立以表示對孔子的尊重,今天來的人也不算多,不會擁擠,
整個儀式大概一個小時,整個儀式大概分為各個執事、禮官就位,
接著進饌與上香,並依序行「初獻禮」、「初分獻禮」、「亞獻禮」、「亞分獻禮」、
「終獻禮」、「終分獻禮」,這段精彩的就是看音樂、歌聲搭配佾舞,
佾舞以前只有在電視上看過,實際看覺得蠻溫馨的,
不像傳統廟會那麼吵亂,樂、歌聲非常柔和,佾舞動作不多,典雅擺動身體,很有氣質,
我覺得可能就是一種儒家的書香氣,才能造就出那麼優美的祭禮吧!
這部份結束便是接「飲福受果」、「撤饌」、「送神」,眾官與執事也隨鼓聲而去。

整個祭禮幾乎是由國、高中生負責,看著他們青澀的臉龐,卻擔起這樣的使命,
益啾蠻佩服這些弟弟、妹妹是如何投入其中的,整個樂、歌、舞搭配的很好,沒有失誤,
而且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都很有氣質,就是儒家書生的感覺。



觀禮完便四處走走,孔廟很小,除了中間大成殿外,也幾乎沒什麼好逛的了,
其中一處祈福區,看了一下大家的願望,好多考生但求金榜題名,
現在沒有升學壓力了,看到那些願望,有點想到以前自己也是如何勤奮準備考試呢!

最後到明倫堂看了兩部4D電影,第一部是介紹台北孔廟,第二部是孔子的歷史布袋戲劇,
為了使人身歷其境,一部歷史劇竟然噴乾冰、閃電燈,還有座椅下會抽繩子打觀眾腿,
好幾次被突如其來的特效嚇到,尤其是椅子下的繩子,這是哪招啊XDD

從孔廟出來後,順路去逛中山地下街書區,看到天下文化三本五百我眼睛發亮了!
順便幫社團學弟買了兩本他正在買的書,是之後社團讀書會要用的,
還好有看到,可以省一點錢下來,最後花了一千元買了六本書,
其他優惠就普通了,上午行程便結束,回學校!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苦樂自緣境 
只因眾生虛妄計 
六道輪迴苦難離 
唯能至誠求懺悔
每個人所感受的苦樂只有自己知道,都是自緣境,
自己去緣著外境,眾生若不了幻化無常,
人壽苦短,但卻計謀百年、千年之事,則是虛妄計,
想這麼多只讓自己更感受生命之苦,故我們要懺悔消弭。


諸佛菩薩歷代祖師 
依例回向不外於三
一者回自向他 
二者回因向果 
三者回事向理
回向便是將自己的功德回予他人,故回自向他,自己懺悔之後,
又能為人所做,利益他人,便是將功德回向他人,
除了我們自己歡喜外,也能讓週邊的人感到歡喜。



願與一切眾生 
現生之內 身心安樂 
三災八難 不吉祥事 
咸悉消除
發願一切眾生得離三災八難及不吉祥的事,
三災就是大三災、小三災,或因水災、火災、風災成為一切苦難,
或人為的刀兵劫、瘟疫及饑饉,都是人的苦難,
八難則指八處無法聞佛法之地,無法聞佛法便無法體知生命的真理,
於任何人來都是一種苦,所以我們祝福與希望眾生得離三災、八難。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中 莫輕小善而不為 細沙聚積可成塔 莫輕小惡而為之 滴水成河可覆舟
上人開示,要我們不去輕視小善的力量,點點善的匯聚就是大善,
就像是我們說話,你一句好話、我一句好話,累積起來是很多的好話,
上人分享一位孫女與阿嬤的故事,阿嬤每天載孫女上學,
有一次孫女問阿嬤為什麼十字路口的反射鏡那麼髒?這樣就看不到來車了,
於是阿嬤受到提點,便每天利用載回孫女的回程開始擦拭鏡子,之後帶動孫女一起做,
擦鏡子也是小善,但如果沒有人去做,那就可能發生交通意外,故莫輕小善而不為。


如是現在未來人天之中 
無量禍橫 災疫厄難 衰惱罪報 
莫輕小惡而為之,因為滴水成河也會成滾滾洪水翻覆舟,如同我們豢養牲畜,牠們養在一起傳染疾病,將成莫大的瘟疫。


弟子眾等今日至誠 
向十方佛 尊法聖眾 
求哀懺悔 願皆消滅
前已懺悔三業六根 
一切煩惱障 一切業障 
四生六道一切報障 
今當次第發願回向
三業指貪、嗔、癡,亦可指過去、現在、未來,六根是鼻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緣著六塵則起六識,因此我們有了愛惡分別心,
三業、六根會使我們起煩惱,一但煩惱起則障礙道心,以及行善的意念。


弟子眾等
願以此懺悔三障 
所生功德 
悉皆回向
懺悔三障之後會生功德,就如雜草除去,佈下的善種會萌芽,
所以我們在積功德後,再把法說給別人聽,做到財施、法施、無畏施,此即回向,
故廣邀大家一起懺悔,懺悔生功德。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愚癡者為惡受三途報 
智慧者為善受大福報 
智愚善惡只在轉念間 
有過者及時反省悔過 
即得轉禍為福
有智慧的人相信因果,相信因果就會知道為善會受福報的道理,
若欲脫離三途苦報,便要修福,行善造福方得以脫離,
不然我們仍會墜入畜生、餓鬼、地獄之中受苦報。


所生功德 生生世世 
永離慳貪飢渴之苦 
常餐甘露解脫之味

願以懺悔鬼神修羅等報 
所生功德 生生世世 
質直無諂 離邪命因 
除醜陋果 福利人天
墜入餓鬼道是因為人慳貪,貪求無饜又不肯付出造福,
墜入修羅道則因為人懷有嗔恨心,不曉得以直心看世間,
常常懷疑東、懷疑西,心裡自然不會好過。


願從今以去 
乃至道場 
決定不受四惡道報 
唯除大悲 為眾生故 
以誓願力 處之無厭

已懺三途等報 
今當復次 
稽懇懺悔人天餘報
欲脫離四惡道,我們要先培養大悲心,
佛陀在娑婆世界教化人民,地藏王菩薩在地獄淨空諸苦,
這分願力相當使人敬仰,如果要說他們為何那麼勤奮去消他人之苦、惱?
因為他們有大悲心,同體大悲的心,見人受苦而不忍,
那種人傷我傷的悲,使他們肯發大願濟世。
此世我們享受人間的福報,但福報總會盡,縱是天人也會福盡再入六道輪迴,
故我們要懺悔人天餘報,行善積福。


相與稟此閻浮壽命 
雖曰百年 滿者無幾
於其中間 盛年夭枉 
其數無量 
但有眾苦 煎迫心形 
愁憂恐怯 未曾暫離
這裡是說人壽短暫,雖說人可以活到百歲,但能達到者不多,
人命短暫,但我們卻一直殘害自己的心靈,常憂愁、恐懼,
既然生命短暫,何不放下受苦的心,轉個念好好過人生呢?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華經》被恭為佛經中的「經中之王」,
尤其深受證嚴上人所重視,慈濟宗門中有諸多理念皆是源自《法華經》,
最近有緣買了一本由賴永海教授所出版的《法華經》(聯經出版),
在經過多日的研讀後,終於對經中的一些內容有所了解。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是佛陀晚年開權顯實,闡述修行之目的的說法,
經中講述的道理很簡單,過去佛陀為教化世人,而開方便法門接引信眾,
此方便法門可分三乘:菩薩、聲聞、緣覺,
然而我們修行之目的既非菩薩,亦非聲聞、緣覺,
而唯有一「佛乘」,我們修行是為了成佛,修成佛之道,
此即「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佛陀講述《法華經》前先現諸多異象,使世人皆知佛將講述唯妙大法,
 舍利弗代座中弟子向佛陀請示大法,然而佛陀堅不肯說,於是有了三請三退之事,
佛陀開示,這是因為《法華經》中的內容講述一佛乘,恐不為其他慧根不足者所接受,
如果此一法門任意為他人所受,恐會使慧根不足者懷增上慢心,不信佛法,
故最後他即將講述大法時,座中弟子又退五百人。(方便品第二)

《法華經》中廣為流傳的是當中的七個譬喻故事,世稱「法華七喻」,
此七個故事分述如下:

譬喻品第三 - 火宅喻:
一位老富翁育有數十位的孩子,一日其大宅遇到火劫,房屋失火,
富豪看到其孩子仍待在房屋中未知火災的可怕,便挺身進入說動孩子出來,

然而孩子皆冥頑不靈,不肯聽其父而出,
其父遂編說屋外有羊車、鹿車、牛車,孩子聞之心喜,狂奔而出,
最後富豪拿出大白牛車贈送他們。
此故事中的富豪即佛陀,羊車、鹿車、牛車代表眾生修行的「菩薩、聲聞、緣覺」,
佛陀要渡眾生,只好用方便法門的三乘以吸引眾生修道,
最後的大白牛車意指「佛乘」,指三乘修行最後仍要回歸到一佛乘。

信解品第四 - 窮子喻:
一位自小離開父親的孩子,過著窮途潦倒的生活,
長大後尋覓工作,一次被一位富豪發現,富豪當下看到這是自己的孩子,
富豪想親近那位孩子,孩子卻礙於尊卑富貧之別而逃離,渾然不知對方身份,
於是富豪決定以聘傭人的名義,將孩子聘回工作,
直到富豪往生前才告訴孩子真相,孩子終於接受真相而繼承家業。
孩子喻指修持二乘的世人,富豪則是指佛陀,佛欲以真義教化世人,
世人卻反而抗拒,故佛使方便法門接引眾生,直到因緣成熟方授以法華真義。

草藥喻品第五 - 藥草喻:
此以雨水比喻佛法,形形色色的花草比喻眾生,
同樣的雨水滋潤,不同的花草卻有不同的生長速度及大小,
指相同佛法的教導,眾生卻因各人的根器不同,吸收到的與體會到的不同,
最終卻都會開花結果,也就是到達智慧的彼岸。

化城喻品第七 - 化城喻:
有一群人欲前往某地找尋珍寶,但珍寶遙遠、路途艱辛,因而眾人皆起退心,
帶隊的人看到大家前有珍寶卻不欲找尋,深感可惜,
便以幻術化做一座城,跟大家說可以進去休息,休息完再走下去就能到達藏寶處了。
眾人就是修持二乘的人,帶隊者即佛陀,路途艱辛指修法不易,
佛陀化出城堡,暗指以方便法接引眾生,
但最後的目標仍是珍寶,也就是佛乘。

五百弟子授記品 - 衣珠喻:
一位流浪漢有朝遇到好友,其友是位富商,見其窮途潦倒,深感不忍,
便取明珠偷偷放入流浪漢衣中,希望他發現後能以之致富,
但流浪漢始終未曾發現,某天又遇富豪,富豪見其仍舊如此深為驚訝,
並向其說出真相,流浪漢方發現衣中明珠,嘆息自己根本不用過如斯生活。
流浪漢指修持方便法的眾生,富商是佛陀,
佛陀以明珠指佛法,向眾生宣說佛法,眾生卻未知佛法的珍貴,而未能成佛乘。

安樂行品第十四 - 髻珠喻
一位轉輪聖王欲統合紛亂的世間,但眾國不服,刀兵相向,
轉輪聖王遂一一使各國臣服,並賜予各種珍寶以使臣服,
唯獨其髻中明珠不肯給予,只打算給予最有功勞者,
轉輪聖王即佛陀,各國指眾生,佛陀予各國珍寶指授予方便法,
但真正的大法「法華經」(即髻中明珠)必須授予能真正得大智慧者,
可見法華經之珍貴,無法輕易講授給一般未達根器者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醫子喻
一位醫生育有無量的孩子,某天受兵役徵召離開家庭,眾孩子無以依賴,
後來孩子誤飲毒汁,而導致精神異常,無法可治,
醫生回家後大驚,趕緊調藥治療,雖治好部份的孩子,仍有一些病入膏肓,
不肯答應給予治療,醫生只好假裝死亡,令餘下諸子傷心之餘終於驚醒,
而肯服下藥物重穫新生。
醫生指佛陀,藥物指佛法,佛陀傳授佛法,只有部份人領受,
也就是病情輕微,立即治療者,其他不肯醫治者則是未信佛法者,
醫生假死指佛陀為使世人相信佛法,也同世人會圓寂與輪迴,使人相信佛法之珍貴。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