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證嚴

P.38 其實「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只是為了圓滿那一念真理,
道理不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這是佛陀的智慧,能用非常微妙的道理,以「空」
說「有」,循循善誘,引導大家了解佛法,啟發智慧,進而改變自己的習氣,歸為一性
─與佛平等的覺性。

P.76 「微渧先墮」,意指再微小的露水,也不能輕視,如清晨草尖上的露珠,是由凝聚
空中的濕氣而來,雖然微小,還是能慢慢地滋潤大地,讓草木有生機。法無論聽聞多少
,只要能吸收一字一句、一個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點滴入心,長期潤
澤心地,自然能「以淹欲塵」。


P.164 成佛就是為了要度眾生,若缺乏一念悲心,自然無法啟行,所以要「以慈導悲,
以悲啟智,以智顯慧,以慧平等」,法法連貫。

P.228 「法」即是知道,「相」就是能分別,然而知道、分別後,還需身體力行才能「
通達」諸法實相;否則境界現前,很快又會被牽引。人有人相,事有事相,理有理相,
千般萬法,無不都是在相中顯現。

P.281 學佛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P.435 佛陀擔心眾生不懂何以「一法能生百千億,百千億中復又生」,因此以一粒種子
譬喻一法輾轉相生─一粒種子長成一棵樹,樹長出纍纍的果實,每顆果實內有種子能再
播種,再長出無數樹苗,不斷地循環,一法也能「如是輾轉無量義」。

P.449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儘管已經發心修行,仍會有許多解不開的心結煩惱,雖然人
人都有與如來同等清淨的本性,但是往往被煩惱覆蓋、纏縛,無法覺悟,所以說凡夫是
「在纏如來」。

P.451 佛陀十號之一稱為「調御大夫」,意思就是佛陀能視不同的根性應機逗教,調伏
剛柔眾生。

P.482 無明是在人群中生,所以能在人群中斷惑即是智慧。

P.499 我們要度眾生,不要反被眾生度,所以一定要將心練至忍而無忍的境界,心自安
樂,安然不動不退,是名「無生法忍」。


P.501 法髓相授,聞法能信受。有聞無慧,猶如數他珍;聞法不覺,如執火逆風;聰明
世智,如執刀自割。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人。


P.504 學佛是要學得智慧,但凡夫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一邊學、一邊漏,因為心中充滿
煩惱,所以真理無法入心,無法開啟智慧,這叫做「有漏」;有佛必須到達「無漏」─

佛法真理入心,永不漏失,開啟智慧的境界,才能斷除使人愚癡的諸煩惱。

P.508 常說法親比俗親更親,俗親是由因緣、果報聚會,因此不離「苦」字;但法親是
因同志願,皆發願以清淨法水洗滌自心,朝寂靜定慧的境界前進,才有緣作為眷屬、伴

侶,相互成長慧命。

P.516 諸法合心最善念,團隊和氣覺有情,人間互愛度眾生,從事協力圓覺行。

P.520 常說「天下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事一個人做不盡」,要做天下事,需號召天下
人一起做;尤其世間苦難人偏多,必須會合許多人的力量,苦難眾生才能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