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完慈青運動會後,因為太疲憊,一回宿舍就睡了,
想將滿滿法喜紀錄、分享!
首先感恩台科大夥伴有如此創新之點子,舉辦這場規模不小的慈青運動會,
自上了大學就再也沒參加過運動會了,難得的機會讓益啾重拾了過去的活力與感動,
這次有幸承擔人文真善美,故全場拿著相機到處拍照,見證許多有趣又溫馨的畫面。
來的人數頗多,沒想到最後有那麼多人,其實蠻壯觀的,
看到那麼多慈青夥伴共襄盛舉,感受到滿滿活力耶,尤其大家一起動的時候!
先跟大家介紹我們這次活動的吉祥物,
吉祥物帶動跳操真是太有趣了,看到台大一大隻吉祥物跳操,覺得蠻妙的,
再看看台下大家那麼一致的動作,感到合和互協之團體美啊!
大隊接力是第一個活動,看到大家全神貫注的衝刺,真的很熱血,
不過一隊十個人其實蠻快的,覺得好像剛拍沒幾張就結束了,
不過我相信對場上每位正在衝刺的人而言,每一秒都很煎熬XD
像兩人三腳這種活動就是見證夥伴默契的時候,偶而會拍到像這樣溫馨的畫面,
因為加上拿鐵鋁罐,難度又高一點,會不斷看到夥伴罐子掉下來,但也有超具默契的夥伴衝刺喔!
中途休息一下,吃個點心。
再來的活動是團康,還有寫一些對夥伴的鼓勵,
團康是玩大家牽手圍成圈,用身體傳遞布圈,當時益啾旁邊是寶猜媽媽,
寶猜媽媽超認真投入的,一直再指導我們,最後我們這隊成績還算不錯。
晚上打排球,看到好多高手過招,同隊的人也是很有默契的幫忙傳球、撿球,
當大家打累、勝負已分,當然是豐盛的晚餐時間囉!
晚餐吃米粉,因為太好吃了,結束後人人再帶一包回去(也成了益啾的早餐XD)
晚會是交換結緣品,益啾抽到的是一包看起來很像慈濟活動會拿的錦囊,
本來看到就覺得是很珍貴的東西,後來一問之下不得了,
是芬蕙媽媽跟穎駿爸爸結緣的大禮,他們參加慈濟活動拿到的稀有結緣品,
內有上人寫的無量義經與三十七助道品經文,由於是上人筆跡,格外珍貴,
收到這份大禮彷彿是在跟益啾說要更多加承擔,未來絕對一直跟隨上人做慈濟。
本次運動會真的很熱鬧且活潑,真正展現慈青活潑不失人文的氣質,
尤其透過跟夥伴、爸爸媽媽的互動,彼此法親之情拉的更近了!
感恩台科大夥伴這麼棒的點子以及大家的共同參與,希望這樣活動可以傳承下去,
以後接引更多夥伴一起運動,培養合和互協的默契!
最後附上台大有來參與活動的家人的大合照(冠凱當時不在)
- Dec 05 Mon 2011 09:07
第一聯區慈青運動會之滿滿心得
- Dec 01 Thu 2011 22:33
《檸檬蛋糕的特種憂傷》閱讀心得
艾米‧班德 著
《檸檬蛋糕的特種憂傷》乍聽書名會覺得很新奇,
檸檬蛋糕是一種甜食,它如何跟憂傷劃在一起,而且是「特種」憂傷,
抱持這樣的好奇,益啾決定認真看這本小說,一個不留神跌入了本書的幻想故事中。
八歲以前的蘿絲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但在八歲生日的這天她吃下了一塊過去一直很喜歡的檸檬蛋糕,
從蛋糕空洞的憂傷感中,意外發現她擁有一種特殊能力─從食物中嚐出製作人的情緒。
整本書的章節拆為四章,第一章描述蘿絲如何發現自己這樣的特殊能力,
她從各式食物中嚐出每個人的情緒,儘管她並不喜歡,
她這樣的能力看穿原來過去自己以為美滿的家庭,卻隱藏著彼此的疏離感,
首先是媽媽外遇,再來是哥哥一日比一日古怪,而爸爸卻又跟家庭疏遠不易親近。
第二章描述哥哥喬瑟夫是怎樣一個奇怪的人,幾次關鍵時刻下他總是不見人影,
喬瑟夫面臨人生的低潮,像是大學落榜,他的鬱鬱寡歡讓家人常常找不到他,
甚至是缺席自己的畢業典禮,
第三章哥哥真的失蹤了,蘿絲到了他的宿舍卻只見古怪的哥哥有著疏遠的冷漠感,
稍一恍神他哥已經消失在整個宿舍中,從此數年未見過,
在本章中蘿絲面對了自己的感情,與心上人哥哥的朋友喬治在找尋哥哥時坦誠以對,
但她理智放下這份感情,甚至在未來其婚禮也出席祝福。
故事的最後哥哥回來了,哥哥的離奇失蹤令人匪夷所思,而他又因何回到這個家庭呢?
蘿絲運用她的特殊能力品嚐每個人的情緒,但她真正渴望的還是回到她八歲以前的自己。
整偏故事古怪且充滿奇幻,一個不平凡的女孩以食物看這個世界,
本書吸引人之處即在大量對食物與情感的描寫,
每餐食物都藏著作者細膩的描寫美食能力與揣摩人心的功力,
除了劇情的驚奇外,這點是值得一看本書之處。
- Nov 26 Sat 2011 20:58
《從A到A+》閱讀心得
Jim Collins著 齊若蘭譯
從《A到A+》是一本顛覆傳統大眾對一間卓越企業的想法的研究小書,
內容是由一個團隊針對他們所定義的十一間卓越企業進行長期研究,
歸納出一間卓越企業與優秀企業的差異。
書中所針對的是比優秀還要更好的卓越企業做特質分析,
其對卓越企業的選擇標準為:
一、十五年以上企業的股票表現要優於大盤三倍。
二、企業從表現平平到卓越,且不再墜落。
透過嚴格的標準,選出的企業可避免是一時運氣或因為某任執行長之功造成其卓越表現。
本書討論出很多卓越企越所擁有之特質,首先是領導人,
卓越的領導人不是所謂具有個人色彩與魅力的第四級領導人,
而是深藏不露,絕不居功,默默在為公司付出的第五級領導人,
這樣的領導人做事是為了公司,而非個人,故他們的任何安排都是為公司的長期發展,
即使有一天他們離開職位,公司仍能穩定發展。
再來是選人,一般優秀的公司是秉持先擬定公司目標再選適當人入公司之模式,
卓越的公司則是先選好所認定的人才,再一起擬出共識,
如此人人可依照一個自己喜好的目標去拼命,且先有好的人才,才能發揮其效能,
卓越的公司重視人才,唯恐其流失,再如何的投資都不比投資在人才上。
卓越公司有著堅毅不拔的信心面對困境,如文中所出現的「史托克戴爾弔詭」,
即使在絕望中,也深信自己總有一天會脫困,不被困境打倒。
「刺蝟原則」是公司在產品發展上的一大重要概念,
指在發展產品時,要依據自己的優勢去專注在某一優勢產品上,
如刺蝟專注於縮緊自己以刺保護自己一樣,從「三個圓圈」中找到自己的優勢,
公司對什麼事業感到熱情?經濟靠什麼驅動?哪些方面達世界水準?
從以上三個圓圈問題找出自己的強項,而非一味多角化經營。
卓越的公司著重紀律,首先發展出自己公司獨有之文化,並以紀律守護它,
在這裡的紀律非指保守,而是在兼顧創意時,亦能謹守自己的文化使之不墜。
卓越的公司不仰賴科技,科技雖可幫助公司創新,但非絕對因素,
卓越的公司試著找到符合自己發展的科技工具再去運用它。
最後的飛輪與命運環路,我們常受媒體所影響,以為很多卓越公司是靠某個機緣突飛猛進,
事實上真正卓越的公司在過去即不斷穩建發展,待時機成熟才一躍而起,
非靠運氣,或投注在某個新興產業上,像飛輪一樣不斷運轉,最後才一飛沖天。
從本書中可以了解幾個打破傳統印象的卓越公司特質,
透過本書期勉帶給自己一些使自己精進不斷的啟示,擅加運用,為未來鋪路。
- Nov 16 Wed 2011 08:01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閱讀心得
作者威廉.麥唐諾, 麥克.布朗嘉,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譯者), 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
諸如環保議題的書不少,但除了資源的開源節流外,
如何運用在企業上,避免地球資源的枯竭是相當重要的,
本書即是作者做為一位綠色經濟企業提案人的一些見解,
益州讀來覺得有些蠻獨到的,甚至顛覆傳統思維,值得一看!
分享從中看到的一些作者論點:
一、生態效率:
此為傳統企業在推行環保意識上講求的一個議題,在製造任何商品時,
企業講求以生態最低成本,製造穫利最大的產品,
所謂生態最低成本,只盡量不破壞大自然,除此外,更製造最低的污染。
在這看似很完善的觀點,但作者提出反思,
在生態效率下進行的產品製造仍會製作出少許污染,少許污染不代表沒有,
積沙成塔下,未來仍是對環境很大的破壞。
二、生態效益:
在此作者提出自己的新看法─生態效益,
它是一種將產品與生態的環境提升做結合之手法,
在產品的產出與丟棄時,它非僅不破壞環境,更可提供生態一些益處,
不但沒有污染,甚至東西越製造、越丟棄,環境更加茁壯!
傳統我們在製造產品時,我們不會考慮這些產品在丟棄後的發展,任其掩埋,
但我們應該考慮到它的再生性,可以丟棄後做二次利用,
傳統產品在回收時,雖然可以再利用,但因為起初沒有顧慮過這點,
本身材質並不利於回收再製,再製過程中可能反而又添加化學有害物質去改造,
這是所謂的降級回收,汽車拔下的金屬是不可能再變回汽車的,
而是以別種次級產品再生,這過程中使用再生而需要的化學有害物質,
且原料會不斷消減,無法完全回收再利用。
三、生態循環與工業循環
在此作者提出生態循環與工業循環的概念,
生態循環如前所述,產品在生態的循環,丟棄後反成為助長環境的養份,
工業循環則指產品於工業環境下不斷回收,不用降級回收,
可在產品製造之初考量到其回收之可能,製造出能完全回收,對環境無害的產品。
四、三重高標
產品製造考慮到三個點:生態、經濟、公平,三點相互平衡,
然而當今工業常只重視經濟,而壓縮其他兩點的考量,造成失衡!
- Nov 15 Tue 2011 15:51
無常的小故事
今晨讀《2011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秋之卷》讀到一則很不錯的故事,
提到我們人如何在世間接受無常,以及怎樣去面對。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父親老年得子,這位父親在得到兒子後非常雀躍,
並帶著兒子到各處算命,想了解孩子未來的命運究竟如何,
然而每位算命師在測算後,都很遺憾的表示:
「你兒子真的很有福,才有機會在這輩子出生,
然而因為他過去雖是個造福的人而有今日的福報投胎轉成人,
但過去生的他個性暴躁,常不經意的傷害到別人,因此他這一世注定短命。」
老父親在聽聞此一噩耗後,非常的擔憂,故帶著孩子請示佛陀,
佛陀說:「命既已註定,那就安心接受吧!應該把握在世的時間多結善緣、多造福別人。」
老父親聽聞後,於是攜帶著兒子在家的城門口每日向路人禮敬祝福,想廣結善緣,
久之久之,兩人一直做一樣的事情,但他們已經忘記掉自己最一開始這麼做的理由。
有一天,有五個人正要進城,同樣聽到父子對他們的禮敬與祝福,
隨即趕緊又回禮:「長壽有福。」
殊不知,這五個人就是「五無常」,本來是要來取兒子的性命的,
但因為父子的誠心祝福,一時感到法喜也回禮,祝福長壽,
因此諾既已實現,也無法在收回,因此兒子也順利的繼續渡過人生。
生命中總會面臨諸多無常,如故事中的兒子,
儘管知道自己命不長久,但肯用殘餘的生命持續為人群祝福,也為自己造福,
常哀怨自己遇到什麼困難而自擾,但換個方向想,我們應該把握此一因緣多造福,
也許在不斷造福、締結良緣之刻,也能更成就自我慧命、消災解難。
- Nov 06 Sun 2011 22:55
靜思語
靜思語:
即使已達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一直以來益啾自己有一種很不好的想法,
每聞師公上人法語,總想以一顆虔誠心謹記,道理聽進去,腦中不時浮現句句法語,
然而總覺得自己聽的越多,反而升起一鼓驕慢心,
在生活中越來越覺得自己懂的比別人多,反開始鄙視別人的無知,
這樣的心態到了上次北區幹訓,才恍然發現自己原來是那麼樣的無知,
學習是一種永恆的過程,多少的智慧需要我們不斷精進學習?
或許別人跟不上自己,但自己又何嘗去想過他人背後努力精進的辛勞?
人與人是在相處中彼此成長的,少了任何人,都是不完美的,
看到他人的精進,應該勉勵自己加以學習;看到別人落後,也該伸出手來牽他,
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效法之處,而非鄙視,
況且自己慧命要養成,不也是靠其他人的提攜嗎?
昨日的北區會報,其中問到你認為自己的精進心應該打幾分,
滿分是十分,本來心裡已有個預想的分數,
但還沒到心中那個分數,幾乎所有人都退下了,連帶自己也不好意思站下去,
從這當中看到很多自己極欲效法的夥伴,都仍謙虛而更努力學習,
自己實在不夠資格稱自己有多精進啊!
分享這句靜思語,想以此勉勵自己,學習稻穗的精神,越是飽滿、越該垂低。
- Oct 17 Mon 2011 22:46
21歲生日快樂
每到了生日這天,總覺得自己都特別敏感呢!
10月17號十二點一到,益啾在宿舍的庭院許下了三個願望,
當晚的星星比平常多,非常漂亮呢!對著星空許願想必可以得到無限祝福。
一早起床先收到媽媽跟爸爸的手機簡訊,每年的這一天他們都是第一個先傳簡訊祝福的,
總是讓益啾非常感動呢!有這樣的父母是益啾的福報,很值得感恩。
因為往年生日自己都不小心洩底,所以這次特別把FB的生日給隱藏了,
想看看有誰記得,然後自己上來祝福,第一名是慈青社的好麻吉黃宣呢!
黃宣知道這件事其實讓益啾蠻感動的,
有了第一位的祝福,後面的人就如流水的開始貼祝福文了,
看到大家這麼熱情,也情不自禁把生日公開了,滿滿的祝福都收到了,超級感恩各位呢!
晚上預計要跟社團夥伴家漪開社課一籌的,但中午不小心聽到謦安跟奕璁社長講電話提到我的名字,
所以今晚戒心超重,年紀大了禁不住驚喜嘛XD
導致一籌時剛開始心神不寧,一來是下午喝咖啡有點亢奮、二來是晚上吃太飽、主因是生日戒心XD
後來讀書會分享真的沒力了,只好直接進籌會內容,然後就忘掉這回事了,
開完會時,一出活大突然看到一群慈青夥伴拿著蛋糕結果還是嚇到我了,
本來以為中午的對話是我自己會錯意,結果是真的呢!好開心喔^^
大家一起吃蛋糕,享受氣氛,最喜歡生日吃蛋糕了,大家感情都很好呢!
回去也把大家寫的卡片看完了,看到大家的祝福好感動QQ
不過後來看到大卡片的封面我笑了XD
回去第一件事是回FB的生日祝福文,每回一篇就接受到一股力量,好開心呢!
感恩大家的祝福,益啾銘感五內!
最後是生日的三大願望:
第一、慈青社穩定發展與運作
第二、學習自我時間管理
第三、秘密,寫在我自己的日記中
祝福自己願望實現^^
21歲生日快樂
- Oct 16 Sun 2011 22:45
生死之間
今日是二十歲的自己最後的一天生活,感覺到一種很微妙的心情,
同樣的日子過下去,卻因為「二十歲最後一天」的價值而不同,
有點捨不得此時的自己,因為二十歲這一年帶給我好多的快樂回憶,
但也要提醒自己面對當下與未來,想必未來的自己會有更美好的經歷。
同樣的一天,今天卻在新聞中看到有人因故而離開世間,
人間無數生命循環,自有人誕生那一刻,也同樣有人離世,
當下看到其實很感傷,雖然是生命輪迴是常態,但也有些憂傷,
今日我存,卻有人因為因果業力而往極樂世界,
感恩自己的福報,希望自己不忘戒慎虔誠,隨時以一顆至誠之心安於當下。
- Oct 09 Sun 2011 22:01
大雨中的北車 愛灑人間的義診
繼上次的板橋車站義診後,這次地點回到北車了,
早上時間差不多了,即趕往公館捷運站與孟翰會合,
孟翰好體貼喔!只有我一個人他也願意特地折到公館等我,
非常感恩孟翰願意帶益啾去北車參加這兩月一次的盛會。
一到現場,雨非常的大,而師姑師伯們也淋著雨在裝棚子與架機器設備,
益啾第一次義診遇到大雨,又剛好是室外活動,
馬上跟師伯們一起奮力裝台,並等待其他夥伴的來到。
中午用餐前,台上師姑請大家一起祈禱下午風雨平息,
能接引更多外籍朋友來這裡共襄盛舉,找出自己身上隱藏的病痛,
而下午我們的祈禱真的應驗了,心誠則靈,
我們自活動開始後雨即變小,甚至停了呢!
原本不看好這樣的天氣有多少人來,結果外籍朋友來的非常踴躍,
也讓每位慈濟人忙的非常充實,雖然人一多會疲憊,但大家反而更加法喜呢!
這次有好因緣到建檔處幫忙建檔,與一位阿姨一起Key In檔案,
因為建檔是人人最後必到之處,從過程中遇到很多種人,
外籍朋友都發自衷心的感謝,跟我們再三謝謝以示感恩,
能一次幫到那麼多人,益啾其實也很法喜,
雖然不是直接與他們接觸,但看到了更多、更廣的人共行走在菩薩道上,
益啾無限的感恩因為這些來自異鄉的朋友,而讓益啾歡愉,
施比受更有福,回想上人的句句法語,亦深有同感呢!
也廣邀人間菩薩一同參與未來的志工活動吧!
- Oct 08 Sat 2011 08:47
小孔徑圓形打孔器開箱文
本身很喜歡做手作,但一直對如何在紙上打出小洞很困擾,
一般市面上的打孔器洞都太大了,益啾比較需要小於5mm的打孔器,
經過一番搜尋,終於在網路上找到有賣各式孔徑大小的店,
事不宜遲,馬上各訂了一個3.2mm及1.5mm大小的打孔器,
而今天也終於去拿貨了。
它是用中華郵政寄來的包裹,看起來好大一包。
主角登場:3.2mm、1.5mm打孔徑兄弟黨!
拿出來看,感覺好像兩隻鯨魚。
試打後的成果,孔真的很小,相比於一元硬幣真的好迷你。
搜尋到這項寶物,真有如獲至寶的感動,相信未來的美工手作之路可以不再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