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靜思妙蓮華 (1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陀慈悲遺教
僧示範啟迪

僧團齊心互愛 
現疑相立信念 
迦葉尊者悲智 
成就妙法傳世 
阿難精進漏盡 
道成不負師友之愛

阿難在得三明六通後,再度造訪迦葉尊者,
其實迦葉尊者對阿難的刁難都是為了成就阿難,阿難隨侍佛陀,
其實本身已經很有智慧,只是留了點習氣以追尋佛陀,
現在斷滅了一切煩惱,且證得三明六通,便可以開始結集經典。
在僧團裡面也是長幼有序,迦葉尊者身為大弟子,慈悲的為阿難所成就,
因為惜才、愛才,僧眾反而齊心共同成就,這是一個團體如此互愛的證明,
回想自己待在慈濟,很多家人也總是為了成就每個人,
而給大家承擔及改過的機會,當下覺得是壓力是折磨,回首看見自我成長,
便可知其他人是如何用心良苦,自己何其有福!

是時大眾
請阿難升座 
結集法藏 既升法座已 
未發言間 
感身相好如佛
大眾遂起三疑 
一疑佛重起說法 
二疑他方佛來 
三疑阿難成佛

阿難升座結集經典,因為相貌莊嚴近佛陀,有人以為佛陀再現說法,
有人疑惑是他方佛來說法,也有人以為是阿難已成佛,
阿難為斷除大家的疑惑,開頭便說:「如是我聞」,這是我從佛陀口中聽到的,
除斷眾人煩惱外,更避免同門師兄弟間起念諍言此是阿難見解,
既然是佛親口所說的法,那我們就無得懷疑,盡心恭聽。

現在社會仍有很多附佛外道,假以佛所說法,曲解本意,使聽法者產生偏差見解,
一種說法各自表述,人人的體會與見解不同,而有眾多異法起,
當年阿難是親耳聞法,已不若我們不斷翻譯及轉述,法意已有些微差異,
也因此自己更需提起智慧去辨識正法,更加深入經典中探尋真理,
阿難慈悲重述佛法,今日才有那麼多佛典可讀,真正無限感恩,
如《開經偈》言: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願能精勤不懈的深究法意。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迦葉言
汝更有突吉羅罪
應於僧中懺悔
佛渴不供水
佛衣踩腳下
佛壽住世
迦葉尊者向阿難說,他尚有煩惱未斷,之後也會離開僧團,
阿難趕緊向尊者問,是什麼樣的煩惱待盡?
阿難犯了四項錯誤,佛陀渴時不取來水供養佛,
將佛陀的衣服踩腳下,佛說可在世間一劫,但阿難未能挽留佛陀,
最後則是替佛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說情,希望佛陀能收比丘尼弟子。

此四項真是阿難的過失嗎?未取來水,是因為河水汙濁,
衣服則是剛好隨風飄到其腳下,無法出聲留住佛陀是因為魔王干擾,
而女性出家也本是過去諸佛所行。
上人開示,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好好守規守戒,在日常生活應對上能夠即時,
因人、因時、因地來決定做什麼事、說什麼話。

仔細思索,阿難之過失其實未必都因為他自己,
但錯既已犯下,有時該反省自己是否哪裡做的不夠體貼、不夠細心,
如果我們時時用心當下,很多偶發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就怕的是自己犯錯而不自知,像阿難一樣,需要一位迦葉尊者出來提醒,
但也感恩會有像迦葉尊者的人出來提醒我們。


是時阿難涕淚悲泣
求斷結惑靡不精誠
至於後夜疲極偃息
頭未至枕朗然得悟
三明六通作大羅漢
阿難聽完之後相當的悲傷,兀自回去靜修反省,徹夜未眠,
在天亮之際,身體相當疲憊,當卻在那一剎那,突然心思澄明、恍然大悟,
整個人變得身心自在,得三明六通,
得知過去、來世之因果,得宿命明,
看破一切煩惱,得天眼明,捨離無明,得漏盡明,
六通則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上人勉勵我們能用心時時刻刻,至少要先有三明通,以如阿難一樣斷去煩惱,
故期勉自己能持守此規,無時無刻提醒自己,得以看破紅塵擾事、斷除無明。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部佛經的開頭都會有「如是我聞,佛在某某處」,
以《法華經》說,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如是我聞」是佛弟子結集經典時,由阿難尊者將所聞之法背誦出來,
故是阿難尊者所聞的佛法,阿難是最貼近佛陀的隨侍弟子。

佛陀說法,各弟子則到各處去行法、傳法,最初決定該由誰留下來隨侍佛陀,
眾人推舉了阿難尊者,認為他有與佛同等的莊嚴相,
起初阿難辭而不就,後以三項條件而決定伴隨佛陀身邊。

此三項條件是:請佛重說他過去未聞的二十年佛法、不著佛衣、拖缽時遠離佛陀,
第一項是因為佛起初說法的二十年,阿難尚未皈依佛陀,
故少聽了這佛陀覺悟後所說的二十年法,希望能再聽到。
第二項是不希望大家覺得阿難特別受佛所眷顧,
第三項不希望因為佛的關係,使自己受供養的食物有所特別,
這是阿難尊者希望不受議論的智慧。

佛陀將涅槃時,再次集合諸位弟子,眾弟子中沒有如阿難更親近佛的了,
阿難知道佛陀將入滅,傷心不已,此時阿那律尊者趕到,
安慰阿難應該趕快問佛陀,以後僧團以誰為師?不受教的僧眾如何處置?
未來集結經典該當如何使人信服?


阿難承教 
一一茲問 
世尊一一答之 
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住 以戒為師 默擯惡性比丘凡佛經首 皆有
「如是我聞」等語 無此時者 悉偽造故

佛說若其滅度後,當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
對不受教之比丘先行勸導,若無效則默默遠離他,
至於結集佛典時,為使人信服,開頭要記註「如是我聞」,
並說明何地、多少人、哪些人前來聽法。

上述為上人開示介紹經典開頭的由來,
佛陀說法,其中蘊含無量智慧,在我們看到「如是我聞」時,
自己總試著去觀想當時的畫面,法會如悉在前,好像自己是阿難,
而佛在身邊說法,佛雖不在了,但法仍依存,只要法在,佛無時無刻都伴身邊,
故勉自己能依教奉行,佛不在遠處,在心中。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今世代
稱為濁惡時世 
災難偏多 
堪稱天地氣象 
人心病態衝擊 
極需靈方妙藥調治

世間四大不調,而人體也因為病症而受苦,我們說現在是五濁惡世,
不論是天地或人,都受到災難或病態所擾,尤其是人心那念無明,
無明使人心蒙塵,所以需要有靈方妙藥來解決,
什麼是靈方妙藥?就是佛法。


唯諸佛菩薩願力 
倒駕慈航來回人間 
投入人群中 
方便調和教

佛陀依眾生根器,以種種法門對治眾生心病,
要知道不論事佛或菩薩,都早在久遠前即成佛,因為要化育眾生,
才又倒駕慈航來到人間,他們的慈悲願力真的很宏偉,
因為不忍眾生受苦難,而來娑婆世界施醫施藥、濟世濟民。
 

佛為大醫王 
法是妙藥 
菩薩為良護慈母守護 
能療治大地眾生病態

三種貼切的比喻,佛是大醫王,他示現人間以法治人心病,
法就是妙藥,因為我們聞法了,才能對治心中無明,
菩薩則是在身邊照顧我們的慈母,菩薩在世間慈悲濟世,
《法華經》要教的也是希望我們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佛為此一大事因緣 
故出現於世
《法華經》 
即是應世靈方妙藥

佛既是大醫王,醫生對我們這些病人開出了良方,
何以我們不服用呢?生病就要即早醫治,免得久病成大患,
能早點接觸佛法是我們的因緣,也是我們的善報,
佛既開出法的妙藥,但我們常常總像不服藥的頑皮孩子,恣任病情擴大,
以為我快好、我快好了,其實是延後病情,
所以能聞佛法,當即時吸收,越是不肯吸收將來就更難建立信心了。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妙法蓮華經
為諸經之王
以顯示
唯一佛乘即具足 
無量方便乘故
「靜思清澄妙法華」,我們在靜思這個道場修行,要修到心不受污染,
就像蓮花一樣,即使是在污泥中成長,仍是那麼高風亮節,
靜思勤行道,就是勉勵我們精進修行,去除內心煩惱,在人我中相互成長,
慈濟宗門是入世法,在人群中付出,去培養我們的慧命,
不獨善其身而是兼利他人,從彼此習氣中相互提醒消滅。

佛陀為渡眾生,先說了方便法接引根器不足的人,這是漸教,漸漸教育,
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再到《法華》,
般若教導我們如何去除心中的執著,談到「有」的存在及消逝,
萬物有其成、住、壞、空,執著在一樣你以為它永久不滅的東西上,
等失去的那日會非常的痛苦,不論是物質或人與人的情感,
上人開示勉勵我們去除執著,等我們看淡了,就是「空」,真空妙有。

法華經一字一句都是妙法,像是靜思語一樣,
記起任何一句話好好思考它背後蘊藏的道理,相當攝受,
法華經也是應時代而產生,能普及大眾好好去吸收,所以才稱「妙法」。
 

所謂:
法無大小高低深淺
唯應時代生活習俗
妙法應用
在人間群體中
法華經希望我們不執空、不執有,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很多,
但最終仍要回到佛乘的修行,佛陀的教育我們好好吸收,
勤於修行菩薩道,要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之所以為美,
正因為它在種種淤泥中成長,像我們人一樣,也是在五濁的環境下成長,
彼此共相提攜,成長人我慧命。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寂清澄妙蓮華
慈濟人群菩薩道
應時代隨機緣 
無處不在
佛陀為於人間設教
應隨順時代
隨機逗教 
為度眾生施權顯實
佛陀在人間設教,運用各種方法去引導大眾信受佛法,
也應各種時代或不同的環境,而隨機逗教,使不同根器的人同領受佛法,
即使到了現代,佛法一直都在,順著機緣渡眾生入佛乘。

之前讀《法華經》時,其中一喻以雨水比喻佛法,一雨普潤眾生,
眾生根器複雜,如有大有小的草木,各自取其需要的雨水,各自成長,
這就是佛陀應眾生根機而使用的權變教法,
我們要相信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未來當做佛,
只是在達到此境界前,因人人不同的根器及因緣,我們都要努力傳法,
慈濟也是一個教化眾生的機緣,自己信受佛法也是因為與慈濟的因緣,
此生雖未值佛世,但因與上人的緣,而得以來此聽佛法,
而行慈濟菩薩道,也是我們求證佛法的一條大道,
佛教雖倡議人死後世界的境界,但佛法不離人間,
要真正使心超脫而出世,反而要在人間入世修行,菩薩道就是真切的方法,
如上人開示的四川菩薩,聽法萬遍卻不如在人群中行法,
佛法是生活化而非虛幻飄渺的。


近代世人
生活環境複雜化
一念無明染污
心靈起行造業
難以量計數
起心貪婪 瞋癡無度
迅速吞噬倫理道德
人性本善也都被蒙蔽
故為眾生設教 開啟見聞
人心受無明污染,而有了貪、嗔、癡,受蒙蔽的人那麼多,世間怎麼會安樂呢?
佛陀設教便是希望將人人導回那純真的心,回歸人人自性佛,
佛陀在我心中比起宗教家更像是教育師,以種種方便法教育眾生,
要淨化心靈就要導正人人的錯誤觀念,佛陀就是用這樣的大智慧在教育眾生,
故欲陶冶心靈、成就完人,則更要認真信守佛法,以此自勉。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佛
時成佛道以來
已經不可思議
阿僧祇劫
為度眾生 無有休息
數數示生 數數示滅

接續昨日的五時設教,佛陀為眾生開示悟入,並以五時為不同根機的人設教,
一開始「華嚴」的境界是倡佛之本懷,故此一境界相對不易了解,
根機較利者才能體會那種法身大士的境界,
佛陀發現「實法」既無法渡眾生,便以「權法」,方便法,來引領大眾,
遂說「阿含」以建立人人對佛法的信心,再說「方等」跟大家說人人有佛性,
既然人人皆有佛性,我們都可以修行以成佛,以建立我們修行的信心。
於此可以說,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此生要做什麼、有什麼方向,我們怎麼會做呢?
盲目的修行就變成流行,這不是真正佛所樂見的,
上人常說宗教是人生宗旨、生活教育,就是有那個宗旨,我們才會依隨宗教。

繼之佛陀說「般若」,談「空」,萬物的本質就在「空」,要我們放下得失心,
我們現在相信自性佛,又體會「空」意,就再加上「妙有」,即真空妙有之理,
如此不執空、不執有,圓融見性。

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前即以成佛,但為示現眾生人可以成佛,
於是又回到娑婆世界修行,再證佛乘,以建立人人信心,
佛陀貴為一國太子,竟可以迂尊降貴的修行,捨離自己一切所有,
拋下財富、拋下家庭束縛,只為了證悟世間的道理,
人心就是易被外境所誘,一念無明、六粗臨身,則我們煩惱不斷,
心境被污染,則我們看不見菩提大道直,
佛陀的證悟發覺萬物的本質不離生、住、異、滅,一但有了便會消滅,
他要我們回頭解消欲念,一但離欲,則不再起煩惱,心無掛礙,
私以為,說佛是宗教師,更認為佛是個偉大的教育家,
我們佛弟子只要懇切遵守佛的教導,我們的本心就很清淨、透徹。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佛世尊
出現於世
唯為一大事因緣
開示悟入
一切眾生佛知佛見

佛陀是久遠無始以來即以覺悟的覺者,但他再度回到人間娑婆,是何因緣?
《法華經》後半部的〈如來壽量品〉將說佛來人間之因緣,
而上人開示,佛陀來人間,與凡人同樣出生,並看見世間的苦相,
但最後佛陀悟道成佛,這是要告訴弟子修行還是不離人間,
在人間才能體會善與惡,才能修行。
(於此補充:據〈如來壽量品〉,佛陀一直存在,但在人間現生滅相,
也是希望弟子不要以為佛永遠存在而給自己拖延修行的理由,
讓眾生知道生值佛世難,而更把握與佛結緣的因緣)

佛陀向人間眾生開示悟入,「開」啟大眾心門,而「示」現說法,
而眾生聞法後能覺「悟」,並「入」佛之本懷。
佛陀就是以此智慧來化育眾生,啟眾生根性修行、學佛。


蓋此知見
眾生等有
迷不自知
故淪落生死

佛陀為了增進眾生信心,告訴大家,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據〈常不輕菩薩品〉,過去久遠有位常不輕菩薩,只要見到一切生命,
皆會恭敬對他禮拜,因為他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啟恭敬心)
佛今說法,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啟發內心的佛性?
人人可成佛,有時可能因緣不具,而未體會此道理,但我們有貴人接引,
得以修持善業,並增智慧,我們就要精進修行,
若我們迷而不覺,妄造惡業,心生惡念,則將墜入六道輪迴受苦。


佛於因中悟此
發願成佛
普示眾生

故今五時設教
雖言有權實
顯有遲速
原其本意
唯為此一大事因緣也

佛陀以權法、實法化育眾生,權是方便法,接引各種根器的人入佛道,
再以實法,實相法,顯示佛之本懷,
佛陀為化育各種根器之人而五時設教,五時是五段佛陀說法的時期:
「華嚴」以實法渡化上根器的人,上根器者能體會佛心,師志修佛乘,
之後是《阿含》、《方等》、《般若》,最後是《法華》,
中根器者相信佛法,但無法做到,下根器者不信佛法且還破壞善法行惡,
佛陀教化以一雨普潤,但成佛與否在個人,
所以希望大家能相信佛陀說法,成為上根器的弟子虔心修行。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空無終竟
萬物法性本具延綿
本來就是
法本來無法可說
是謂真空妙有

無始以來,萬物皆有「法」,法無時無刻都存在我們身邊,
事物的法所蘊含的法,需要我們靜下心好好去發現,
法像稻米種子,由一生無量下去綿延不絕,故法是遍及虛空一切的,
但我們容易因為富有、滿足,而忽略了身邊可尋的法,
看不見事物的法,我們就什麼都說不上來了。
這段有點哲學的意境在,超脫物質本身的樣貌,而在心智上思維它藏存的意義,
有句詩說:「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即使細微的東西也可探究無窮的道理,
四乘中的緣覺也是憑著個人對外境的變化,體悟四時變化、人我無常,
可以說萬物有其道理在,只是我們如何去探究、思維。

要探究法,便可追源萬物的「性」,本性是無生無滅的,
反之,法的示「相」是有生、有滅的,凡存在的東西必有它消滅的時候,
如此符合了生、住、異、滅的恆常道理,
所有生滅相都有它的本性存在,這個本性就是因緣果報,
因為與什麼人有緣,我們才會相遇、相知、相惜,
與父母有緣故我出生在這個家庭,是為「依報」。

法是本來即有,難以言喻,而人卻都有與佛同等的「本性」,
學佛亦來也是探究本性,體會什麼是因緣果報,
法看不見,但存在一切之中綿延不斷,如此可說是「真空妙有」。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宙無邊際
諸法無疆界
天長地久
諸法源遠
無始來今
淵博源頭難測

上人開示,以宇宙太陽、月球的運轉,來形容「真空妙有」之理,
月球我們抬頭可見,這是「妙有」,但真正的月球很遙遠,
即使我們看見月亮,它遙遠的本質仍舊是空,
又像是螢幕,打開時是有,關掉時又是空了,
諸法本來空寂,但妙有的無明污染了這遍空寂,使人煩惱,
我們的本性像是一面「大圓鏡智」,本來鏡面是很乾淨的,
但與外境接觸後,我們學的知識越多,越是起貪婪心,
若不以轉化為智慧,則鏡面受到污染,產生無邊的貪婪,
又像攝影機一樣,小小的鏡頭本可映現萬物,
只要蒙上一層霧面,會直接用黑布蓋掉,等於遮住我們清淨的本性。

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但都在在顯露出過去佛陀說法的智慧,
佛法無邊無際,即使在佛出生以前也便有無量諸佛說法,
真空妙有之理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是否用心體察到了?

最近剛好在課業上學到儒家的「格物致知」,
佛法存在無邊宇宙中,而我們所感觸的一切事理皆存有它的道理在,
正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只要用心體察萬物變化,便可感受到那份真空妙有之理,
將知識化做智識,學習與萬物共存而無爭。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人開示將進入《法華經》正文,於先陳述佛陀講經的脈絡,
佛陀覺悟後,體證宇宙大道理,知道人生苦難,先以《華嚴》來教化眾生,
《華嚴》所述說的是佛陀的心靈境界,然而眾生未必聽的懂,
故又述說《阿含》,說明因緣果報之真理,
再說《方等》,對根機利者述說人間無常之道理,
繼之說《般若》,開啟人人的智慧,開示如何滅除物欲、情、愛之欲。

此一脈絡便是要人們先知因果之理,了解苦、了解業,再來啟發智慧,
然而世人容易偏執空或執有,於是佛陀說「真空妙有」,
在「空」的境界中,仍有「妙有」這個業因種子存在。

《法華經》要去做的是「圓教」,若要我們不執空、執有,
需要靜思,回歸「靜寂清澄」的境界,靜思我們的心靈境界何以煩惱重重?
學佛要學修習氣,我們有緣在一個叫「靜思」的道場去共同修行,
自問自己是否能記住「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靜思法脈是內修,修得「誠、正、信、實」,慈濟宗門是外行,
走入人群中,去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法華經》就是以蓮花為喻,「出淤泥而不染」,我們處身此一環境中,
是否能好好警惕自己的心,修得「靜思清澄妙蓮華」的境界?

前陣子與一位社團學長聊到「清淨」,在人群中常會受環境使然而起心動念,
一但脫離那個環境,又回歸「清淨心」,但那份心念常無法在人群中守住,
所以要適時讓自己靜下心來,莫受環境使然而被牽動心念,共勉之。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無求 無得失
無煩惱 自輕安
身心澄清
淨因增長
修行者凡事無所求,心有所求即是凡夫的境界,
但無所求不是指什麼都不做,而更要認真、謹慎做每一件事,
佛陀出家前,貴為太子卻日日靜觀人間世相,並靜心思考人間百相,這也是認真,
修行也要同佛陀般的靜思,思考來到人間該做什麼,而非只有仇恨與對立,
能以長情大愛去奉獻自己於世間,則心無求,
身心輕安自在,也就是身心澄清,淨因增長。



身心清淨
惑障蠲除
要使身心清淨,就像清理房子一樣,以佛法、智慧、善緣三者做佈置,
這就是心宅,以福、智來莊嚴心地,掃除心中煩惱、無明,
如此又得以淨因增長,也就單純且乾淨的因緣生長,不帶有業,
然而凡夫常因愛恨情仇而結不淨緣,因為對一個人、一件事、一件物有所染,
心有染著,則不斷與其有糾葛,如此埋下業因,來世再承業因受苦,不脫輪迴,
要成佛道需在人間修行,我們以純粹的心好好修行,掃除不淨緣,
如此同樣是淨因增長,我們也身心清淨。


身心清淨 惑障蠲除
福慧莊嚴 淨因增長
自他行願 速得圓成
願諸如來 常在說法
所有功德 起隨喜心
回向菩提 證常樂果
發願之後要身體力行,即「行願」,行願過後得以回向菩提,
將所造功德回向他人、回向眾生,也回向菩提,回向菩薩就能覺悟,顯智慧,
則我們身心法喜,這種法喜的境界讓我們能證常樂果。


臨終之日 正念現前
面見彌陀 及諸聖眾
一剎那頃 生蓮華中
普願眾生 俱成佛道
我們要時時保持正念,即使臨終前亦是如此,方得牽引到西方極樂,
上人卻有著弘大的願力,希望眾弟子在走入佛道後,
能夠再回到娑婆世界渡化眾生,不是自己成佛,而能再回來接引大眾,
要有這般願力,便依靠我們時時生起的正念,為眾生付出而不求,
如此走入佛乘後仍可倒駕慈航,於六道來去自如、乘願再來。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毫釐之差善惡分途
求願無窮因不滿足
無從選擇光陰消逝
迷失真心流轉生死
懺悔發願,能將往昔所做好好發露懺悔,改正我們身體行為,以及心裡,
是否我們能時時心起好念而改掉偏差惡念呢?
懺悔清淨後要發願,但這個願不該有私欲,我們發願是為別人,不為滿足私欲,
有所求的願是錯誤的願,求願無窮、永不滿足,
「山高未是高,人心節節高」,人心私欲一直無限膨脹不停止,
佛陀開示大法時,先以方便法接渡眾生,就是因為知道眾生煩惱欲重,
若一開始即顯真實法,必有人聽不下去,所以開權顯實,先以方便法再說真實法。

要去懺悔就是培養我們的愛心,發願改正我們的心態,
《戒殺文》中,王大林因為慈悲,教導城內孩子尊重生命,不去娛殺,
孩子聽了歡喜,也培養出愛心與孝心,這樣的功德使他得福延壽,
於此可見一個人的心態之重要,因而要發願回向。

常可見台灣民俗祭典常有人為求私利而發願,拜神是有所求的拜,
台灣人很多還是太希望靠藉宗教神力滿足自己的欲望,
過去自己也是逢神便祈願,後來接觸佛法便開始思考,
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神明也太忙碌了,
何況民俗有殺生祭祀的典禮,如果神明是善的,以命換福報是絕對不做的,
與其求願,不如好好身體力行,或將私願換成無求的願,
無所求的願是否能實行?等真正做到無所求那也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涵養,因為那個願力而更堅強、更清淨。

六根罪障
無量無邊
圓妙佛乘
無以開解
一切所願
不得現前
六根罪障指我們的欲念之多,到了無量無邊,所以佛的妙法我們無法徹悟,
若我們心有所願,這種私利的願、有所求的願,也無法達成。


我今禮敬
妙法蓮華經
以此善根
發露黑惡
過現未來
三業所造
無邊重罪
皆得消滅
好好修持《法華經》,將經中字字做妙寶,以培養我們內心的善念、善根,
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我們所造諸業,因為我們的發願,將一一消滅。


身心清淨
惑障蠲除
福智莊嚴
淨因增長
消除了諸業,則我們的身心皆得清淨,身心清淨則我們的迷惑、障礙也不存, 
如此我們福智莊嚴,而好的因也開始增長。

佛教談因果,談業力,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無明遮住我們的光明,
使善因不生、善果不存,我們的障礙就非常多,
勉勵自己能消滅心中的貪欲,以無私大願力利益眾生,
這份悲願或許就能轉換成福氣與智慧,福智莊嚴、福慧雙修,
那我們的人生充滿善因,又何愁不見光明呢?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里之路始於初步
方向對錯毫釐之差
發一念心立一弘願
認真戒慎虔誠守志
我們學佛的人,必定要起步去行,因為千里的道路也是從踏出第一步開始的,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的方向要對,如果我們走錯方向,僅僅只是一點偏差,也會越偏越遠,
人命非常短暫,幾十年時間也沒有忉利天一天,只有一次的人生更應該懂得把握,
就像蘇格拉底曾叫他的學生在果園裡尋覓最大最美的果子,(這裡與坊間故事有異,可能是上人記錯)
從入口到出口,只有一次機會摘取,且不回頭,學生卻因為遲疑而始終摘不到最好的果,
這就是譬喻人生,人生苦短,我們卻無法即時行自己要走的路。

此外我們發心立願,並認真守戒,守住戒律並可虔誠,則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然而我們因為外在無明,層層覆蓋住我們的本性,
我們的自性三寶被掩蓋掉了,若我們懈怠不勤於擦拭心中的明鏡,則更看不出外在的境界,
所以要虔誠,使心境明朗、自性三寶現前。


志心懺悔
弟子眾等
與一切眾生
從無始以來

迷失真心流轉生死
六根罪障 無量無邊
圓妙佛乘 無以開解
一切所願 不得現前
除了回向發願外,更要志心懺悔,發願我們不要再有偏差,
即使我們未曾去做,起了一個念頭都要懺悔,
我自己就常常因起心動念,而引諸無明煩惱,莫名的心煩,就是因為心念沒顧好,
若能察覺心念變動,即時懺悔,則無明不生,說來容易,但需要自己勤加修行注意,不使心染垢,
再者要與一切眾生一同懺悔,一人不夠,要引導大家共同懺悔,
無始以來是過去到未來,這麼一段時間,我們的六根緣著外境,
使我們起了比較、得失心,使自己真心迷失,流轉生死之中,
故勉勵自己,洗除心中無明,勤精進在菩提大道上。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成就
信成就 聞成就
時成就 主成就
處成就 眾成就
很感恩因為有悉達多太子的悟道與傳法,今日有佛法得以聞,
兩千多年前,佛陀看到所有的人都不離病、老、死,即使富貴有權如父親亦如是,
再貧、再富都免不了老、病、死,佛陀因為那份不忍心而決定找尋世間真理,
既大家都脫離不了此一現象,當時的社會又因何去分四姓階級呢?
所以佛陀出家了,他體證大道,才有今日的我們共同成就。

聽經需要有六成就,當中含有人、事、時、地、物,除了講的人、聽的人之外,
像上人開示,時成就就是我們此時這個勤奮精進的時候,沒有人打擾上人,
我們也在這個完整的時間聽經修行,而我們在這個地方聽法,便是「處成就」。
我們於此聽法真是殊勝因緣,我們雖未躬逢兩千多年前的靈山法會,
但我們今日依然得聞佛法,相當的感恩,
上人說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們若在當下安住自己的心,虔誠觀想諸佛菩薩雲集,心中即是道場,
法華經字字珠璣,一字一拜就像步向靈山會,如此觀想則更精進、虔誠。


禮經行向靈山法會
取經虔誠求法精進
字字法髓滋養慧命
每禮一拜如進一步
觀想親近法會聖眾
過去有高僧玄奘為取經而遠走西方,《法華經》鳩摩羅什也東來中國傳法,
取經、傳法都是何其艱辛,但他們也都是虔誠與精進,我們才有那麼多經可聞,
所以要珍惜經中一字一句,字字都是寶,字字都入法髓,增長我們的慧命,
要知道佛陀四十二年說法,是說譬喻,以小教投以小根器,這樣的時間只是初步,
佛陀傳法,到一個國家能真正聽到佛法的只有三分之一人,
其餘各三分之一,不是只聞佛號,便是未曾接觸過,可知道這是很難得的,
在人間有佛法得聞是「精要」,所以勉勵自己能用心吸收,啟發佛陀帶給我們的智慧。

末學以為,佛陀是人間大導師,以親身見證的苦來告誡我們不落因果輪迴,
佛既說法,那吸收多少就是個人造化,接觸那麼多先哲的思想,
便以佛之教育最能打動真心,或許我們過去與佛真結過那樣的靈山法緣,
感恩佛陀說法、歷代高僧傳法,今日攤在眼前的經典可是承載多少古今大德的願力,
願以念念虔誠,好好吸收法華大義,無限感恩。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念虔誠遍三千
上達諸佛菩薩聽
諸天護法恆守護
虔敬迎請慈悲護念
靜思法脈慈濟道場
共修法
修持佛法、禮拜《法華經》,很重要的是虔誠,心誠則靈,
只要我們用心禮拜,則諸佛菩薩皆在虛空法界中共守護,
上人開示提到一則故事,一位家境貧困的女兒,為了祈求患病的縣太爺父親康復,
每天虔誠在家向寺院方向禮佛、繞佛,離寺院幾步路程,便禮拜多少佛,
其虔誠竟感應到了遠方佛寺,使佛寺的人看到她的形出現在寺院裡禮佛,
在這裡看到了虔誠是多麼重要,尤其是法華經字字為寶,
一字一拜使我們更攝受在法華的字字妙寶之中,
禮拜《法華經》要虔誠與供養,我們修持佛道,要轉小為大,
除了小乘的法,還要吸收這部大乘經典的法,透徹佛法道理、獻身命的皈依。


我願誓皈依
願超生死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心念不是,我們的心念是生生滅滅,心理四相是「生、住、異、滅」,
常常我們發願卻無法持之以恆,好念很快就熄滅,故上人要我們將心變做永恆、堅持修行,
如此我們則跳脫了生死的框架、超生死海。


一心頂禮
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
過去多寶佛
一心頂禮
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
盡法華經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拜《法華經》時,除了我們自己,其實諸佛菩薩也為聽經前來,遍虛空、盡法界,
故我們虔誠頂禮諸佛,一位是釋迦牟尼佛,他是悟道傳法的大覺者,佛教教主,
一位是多寶佛,在過去靈山法會上,多寶佛也為聽法而來,
多寶佛過去已成佛,卻因為知道佛陀將說大法,而示現見證現在,
除此之外便是無量的十方分身佛,佛陀分身三千大千世界,
為證佛法,一一雲集四周,跟我們一同聽大法,
所以我們要很虔誠的敬拜這些諸佛菩薩。


一心頂禮
妙法蓮華經
法華會上佛菩薩
妙一寶
上人述及自己早年在小木屋修行時,曾一次的禮拜《法華經》,突然有柔和光線襲身,
那樣的境界現前不是虛妄,使自己由衷感到法喜,並一直以這樣的境界經驗虔心禮佛,
所以我們在禮拜時要觀想,四周都是佛菩薩,一禮拜下去則境界現前,
勉勵我們以無私清淨心去面對一切。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之前談《法譬如水》就像一座千年暗室,我們打開進去後點亮燈火,發現其如此髒亂,
但我們用燈光一一照明後,找出灰塵好好的清洗,
這就像法譬如水,找出心裡的垢污好好的洗淨,
無明覆蓋本心,但無明一除,本心又再次顯露,

心淨則土淨,如農夫般好好耕耘心地,亦如修行者,
修行者行那分敬與愛,早課的鐘聲響起,「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
誦經所點燃的煙,裊裊上升,如雲湧現,如十方菩薩湧現。

靜思勤行道,即無量義,我們要弘揚佛法,身體力行去弘傳聖道,
禮拜《法華經序》要虔誠面對佛像,像是真正的靈山法會,
我們虔誠皈依,心中亦有無量的佛,「形命皈依,盡形壽,獻身命來皈依,所以叫做南無」,
皈命所依靠,就是「法華會上佛菩薩」。



南無
法華會上佛菩薩
一心頂禮
十方法界常住三寶

願此香花雲
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妙法蓮華經
菩薩聲聞眾
受用作佛事
虔誠以香花供養,佛在我們的四周、遍及宇宙,故我們的供養「遍滿十方界」,
除了佛,還有菩薩、聲聞,他們都在十方法界中一一雲集,故誠心供養。



稽首十方佛
圓滿最上乘
本跡開二門
法喻談真祕
普使諸權小
悉證佛菩提
以虔誠心「稽首十方佛」,再「圓滿最上乘」,也就是《法華經》,
「本跡開二門」,佛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顯跡人間呢?
他雖為太子,卻為了眾生而修行,終證大道,便是佛跡,留下他在人間的事跡,
但佛陀法身不滅,一直在宇宙中分身無量,我們人也有自性佛,遍佈一切虛空,
「法喻談真祕」,佛法不易使人理解,故佛陀以譬喻的方式喻告大家,
不同的譬喻說的都是同一真實的法,除了生理外,還有真空妙有的法待我們體會,
「普使諸權小」,「悉證佛菩提」,縱使是根機較弱的人,也能證得菩提,
所以要我們虔誠去與諸佛菩薩會合,貼近佛心。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