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靜思妙蓮華 (1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正覺是精進不退轉、不偏邪,修行修到不會受任何邪道所擾,擔誤道心,
修行的當中怕遇到偏邪引誘,故要能精而不雜的、進而不退。

陀羅尼是總持,於一字能通無量法門 、於一門能攝無量義理,
根機利鈍通達無量義法理,正覺菩薩已到陀羅尼境界,得總持之法,
只要用對法,對應根機能退一切惡,故要知總持之法,
總一切法、持一切法,攝無量義。

萬億旋陀羅尼,指能在法門中最為圓滿,在無量法中出入自在,
能得陀羅尼則樂說辯才,使對方了解道理,對方接受道理而我們也歡喜。
四無礙辯:法、義、詞、樂說
法:教人如何處世,入世知做人道理、出世能不受世間事掛礙
義:權,方便法,牽引教導適應根機,帶入真實道理
詞:不礙於種種方言,音聲差別而演圓音,世間因語言而文辭不通達,
佛陀說法能使任何人皆接受,同一理不同人得接受
樂說:隨順眾生,對孩子用孩子的語調,適應人人根機、應機說法

能到四無礙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使人人通達大法,
佛說法以轉法輪喻,即表道理圓滿,能轉染為淨、轉惡為善。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從菩薩道通往佛的境界,所依循的是我們的發心,
發了大心,為了受苦難的眾生,這份悲憫心要能時時刻刻守好,
過去為了眾生我們發了大心,這分初心需得秉持不忘,
若發心只為個人私利,那稍遇不如意即容易起退轉心,
還到不了無上正等正覺便先退下來了,
故當在正覺中不退轉,才會到達極等、等覺,不退不轉,到究竟成就的境界。

上人開示十地菩薩中第八地是不動地,指的是菩薩能依佛之教法而堅信不退,
菩薩所緣在眾生,故我們修行是在眾生中修,但也常遇事來磨,
於眾生中遭遇不如意,其實是種磨練道心的機會,看出自己是否堅定如初。

上人開示不退的方法有四項:
信不退,即堅信我們所相信的,便是佛之教法、正法。
位不退,住於菩薩地,保持在不動的境界。
證不退,證於真如法身而不退轉,於佛心合有正知正見,見證佛法在人間。
行不退,一切所行念念不退,前面三的不退若能了解,於此則要向前行。

我們發心力行是永無止境的,故才要我們磨得永不退轉,
看那些已成就的菩薩,如觀世音菩薩,仍倒駕慈航來人間再度成就,
故可以說我們是生生世世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能夠永不退的向前走,這就是一條菩提大道啊!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華會上諸菩薩,皆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達此境界則功課圓滿,實在不容易,
上人開示我們學佛在外行上慈、悲、喜、捨,
在內修上則能誠、正、信、實,內修外行都要兼顧,
在內修的部份,修行不離一念誠,正行不偏邪,
學佛方向要對,一點偏差便失毫釐,不小心就走入邪道了,
故要有正知、正見、正思惟,來認清我們真正該走的路,然後堅毅走下去,
如何堅定就要靠「信」,信為道源功德母,相信所選的方向,信心生即不退轉,
信心中培養出來的就是道心,要老老實實修行,修行既定,就要專心力行。

外行上的「慈」很重要,學佛要有大慈心,那念心希望人人平安幸福,
就像是雲一樣「普能陰覆」,雖施濟眾生而本質不動,為大地付出卻不影響道心,
不求及有無損失,修行是為利益群生,非為求己得,
培養我們的慈心,就如在前面鋪路,望人人平安,後人走的安穩。

備上所述則能往無上正等正覺更進一步,不要懷疑自己做不做的到,
佛視眾生平等,皆有佛性可及,只要方向不偏的修行,都可到此境界,
過去、現在、未來的眾生皆是如此,
欲達無上正等正覺,要捨二乘而行中道,二乘執空,並非最好的修行,
聲聞聞法開悟、緣覺體會世間無常而悟,但皆不如能行中道的菩薩道,
故欲圓滿佛德,菩薩道仍然要走,我們仍要行入人群中濟渡眾生。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法華會上雲集了八萬菩薩,這些都是真正的大覺有情,
每位菩薩都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忍眾生苦而予以濟度,
菩薩因發了宏願而在十方世界中遊走人群中,
如果我們人人了解菩薩的真義,發心做菩薩,便能使世間祥和。

上人舉智利與海地的大地震為例,智利長期在教育上耕耘,社會穩定,
海地則是長年動亂,內亂造成了人心的不安定,
地震後兩國皆引發的動亂,有許多社會問題需要解決,
但智利很快便帶起了人心來重建家園,海地卻沒有能力重生,
一國社會的穩定、人心教化,也使在面對災難時的反應更為積極面對,
智利鄰近慈濟人前往搭救,政府人民願意配合,相對順遂。

上人介紹之前賑災時一對智利當地的兄弟對上人發的願,
上人向其勉勵,我們不是天主派的使者,而是發心自動來的菩薩,
菩薩真義與佛教精神感動了這對兄弟,兄弟也發願做菩薩,奉獻良能,
因而從幫忙當司機,最後到做慈濟人與當地的翻譯,這就是菩薩利人的精神!

所謂菩薩即能發宏願而遍十方世界中,這份宏願包含了四弘誓願、四無量心,
菩薩精神越來越難得,但世界的美好與安穩仰賴的就是人人的菩薩心,
每次都感覺到上人對人心淨化的悲切,故也自勉能成菩薩,為這世界做點什麼。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人開示中談到學習,我們學佛要認知到世間萬物無不是說法者,
故學無止境,時時用心周遭都是學習的對象,好的學習、壞的警惕自己,
「遇事而學,解了而後覺」,若在事項上遇到不解,
與對方要有所溝通,以智慧及耐心溝通則能相互了解,
恆覺而不覺,永久保持覺性,才能自覺覺他。

靈山會上除了大阿羅漢、諸比丘、比丘尼在座外,尚有八萬菩薩雲集,
這麼多的人都是來此聽佛轉大法輪,成就祥和法會,
菩薩,全稱「菩薩摩訶薩」,譯作「大道心」、「覺有情」,
大道心就是大根器的人,小根器者求自利以了生死,
中根器者除了了生死外,更多了解,然而大根器者更擴展到希望人人皆了,
故大根機需足大智慧,方能自覺再教化他人,
大要能心包太虛,宇宙道理皆要知,再身體力行。

學佛要發的就是大道心,並能成覺有情,
有情眾生迷茫混亂,依情而迷無法開智慧,眾生便在迷中受苦難,
覺有情者卻在覺悟後,入人群中救拔苦難,並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些弘願是需要非常大的堅心才能守護,也只有發大心的菩薩能做到,
故以此自勉,願能以菩薩的大道心,好好行願。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的僧團中因為性別又分比丘、比丘尼眾,有緣者遇佛而出家,
叢林散布在各地,各地皆有出家人,
佛說《法華經》,是要每位修行者能轉小為大,過去用方便法,現在正直捨方便,
收回過去所說的「有」、「空」,而要行中道,也就是「菩薩道」,
菩薩道所蘊含的是「真空妙有」,真空破除執著,妙有向前精進。

法華會上萬二千弟子皆是才德兼備,具戒定慧,
當中又分「有學」、「無學」,有的人根機高,速斷煩惱,則為無學,
也有人知道要斷煩惱,但沒辦法那麼快斷除,學習斷滅,是為有學。

修佛法的方法中,有莊嚴的威儀也是一法,其能使人歡喜,
僧團只要合和了,彼此互愛互助、共同修行,又稱「內護」。
佛教開始收女性弟子,即比丘尼的來由在摩訶波闍波提,
摩訶波闍波提養育佛陀,是佛之姨母兼養母,
在佛悟道後,要求出家,佛設「八敬法」制伏比丘尼的生活規矩,使其尊敬比丘,
本欲刁難比丘尼出家,但其求道心切而降伏自我慢心,最終仍安於僧團眾中,
於是摩訶波闍波提與耶輸陀羅各率女眾出家。

佛陀對女性設限,在當時的年代是為保護女性,也防止僧團為女色所惑,
但比丘尼求道那份心,使她們願意放下自己而歸投於佛,
現在我們求佛法的機會更多,常常卻不珍惜此良緣,甚是可惜。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上人依《法華經》介紹了二十一位大阿羅漢,
此二十一位代表皆是才德兼備,受人敬重,內外修行皆為人人所知,
故以師友之稱,佛陀萬二千弟子人人悉「知」,並見過面而「識」,
他們解了佛法、通達真理,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修行,

跟隨佛陀、宣揚佛法,成為眾弟子中的典範,是為大阿羅漢。
經文中提到「有學」、「無學」這個例子,

「有學」是指學習尚未圓滿者,要學什麼呢?學的是戒定慧,
佛陀說法,重要的法門是戒定慧,沒有戒,那心無法定,
心無法定是因為有煩惱,沒有防非止惡、守好規矩,
故三者中首要是守戒,方能安心再得智慧明瞭,
此為三無漏學,修習之後達到無漏的境界,即心無煩惱。

上人說身是載道器,有身才能面對眾生,才有修學機會,
學佛重要的是身體力行,應用比研究還重要,
佛陀來人間最重要的就是去除眾生煩惱,
各人習氣、煩惱不同,世間欲的陷阱又繁多,
我們不受眾生習氣而動煩惱,表示己心已安住,安定在佛法中,
與人相處若心不斷被影響,就要再用心磨練自己,
自己煩惱的因其實不在他人,是自己定力不夠,住於他人中。

已證阿羅漢果則為無學,因為他們已瞭戒定慧,放下一切煩惱。

在末法時代要感恩得聞佛法,《法華經》轉小為大的宗旨最適合現在眾生,
在此時代不只要自我解脫,還要利益眾生,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法華經》序品的二十一位高僧中最後一位是羅睺羅,也是佛陀世俗親兒,
當年悉達多太子出家後,世俗妻子耶輸陀羅懷孕六年,
國中之人感到不對勁,懷疑是其不守貞節,對其嗔怒不已,
羅睺羅的誕生非比尋常,何以別人懷胎十月,他卻需要六年呢?

佛陀一次返國渡眾,見到親兒供奉歡喜丸,以佛眼見其前生,
羅睺羅的前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過去為一頑童,曾封住一隻老鼠六天,
一種是曾經一位修行者向國王懺悔自己偷飲無主的蓮池水,
國王請前世為太子的羅睺羅帶其去花園,但太子卻帶去後就置之不理忘記了,
使修行者在那裡不眠不食的渡過六天。

以此因緣羅睺羅懷胎六年方出生,這就是因緣果報,
如上人一開始的開始,我們隨時要戒慎,因為任何動作都是業,
所造作的每個種子都是因,有因就有果,
善因得善果,惡因反之,故我們要時時留心舉止,不造惡因,
無心所造之因則是習氣,習氣雖無意卻壞人道心,
習氣要改,才不自己障礙自己,如羅睺羅前世一樣,
懂得善解與包容,也才得以惡緣轉作善緣。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的目的是要體認真理,了解假相,
世間一切假假真真,需要我們以智慧去做理解,
佛法就是教育我們看到這個真實法,說真解空是佛法真理,
談到智慧、談到空性,最重要的經文是《金剛經》,
裡面最重要的一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指有作為、看的到的東西,

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一直實有,而是不斷隨時生滅,
大地物質經人工所為而成東西,過去雖無,現在有了,未來卻未必仍存,
就像人生,人生受到種種恩惠,故要感恩,感恩完再回報,
因為人生的循環像是雨露,乾了又回歸天地,電光雨露不斷運轉,道理存在。
《金剛經》裡與佛陀對機的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他出生那天,家中寶藏竟全然消失,也就是空了,
相命者觀孩子的相,說這是很尊貴的形象,因為他能夠透徹萬物真理,
須菩提出家後也確實很珍惜一切所有,但應了解萬物空性而不執著,
待人也以此道理,懂得與人相處退一步。

另一位尊者是阿難,他對佛法的了悟非常透徹,長年侍奉佛陀,
為了以世間法侍奉佛陀,甚至自留少許煩惱,直到迦葉尊者點醒他,
身為侍者而得眾望所託,負責佛法結集,還原佛所說法,
故云:多聞第一。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人以棉被的產生與消滅來介紹萬物的真空妙有,
其實一切本來是空無的,什麼都沒有,但因四大假合而出現,
萬物是空,但我們卻不可否認有物質世界的出現,
一切本為空,但四大假合而有了,待緣滅又再度回到空,
空就是一種歸零,四大假合則為體。
棉被也是因為有農夫種棉花,受季節變化與工廠製造才產生,
使用久了也會破舊而必須消滅,這是不變的道理。

人也是如此,生老病死,一切都在行蘊中,
上人開示「好寂靜,解空妙理」,指的是希望我們能在人群中靜下來,
靜下來後好好思量,來了解所處境界的道理,
每樣都要知道,因為任何道理都是點滴道理開始了解的。

身為覺有情人,要不被世間所迷惑,所處的世界太多誘惑,
要如何才能學習不被世間種種所惑呢?
要培養平等觀、平等慧,平時戒定受持,行中有定、心中有戒。

佛陀一位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其人善辯,能以佛法破除外道惡法,
其自請願到蠻荒之處渡眾生,佛陀擔憂,問其如何面對野蠻的眾生?
彌多羅尼子回答:別人相罵要感恩沒有打我、
若打了也感恩是赤手空拳,若用刀槍打死就感恩過去的緣於此世解開。
故阿含經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第一。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人開示,每天的開頭都是要我們煩惱要去除,結束則希望我們要好好顧好這念心,
諸煩惱必須棄捨,但為何我們總是煩惱不盡?
就是因為習氣,我們有了習氣而煩惱,這分習氣便是欲愛,能斷欲愛則不擾心,
但常常想不出自己有欲愛,其實輕微的欲就像是愛自己、顧自己,
我們要自愛,自愛後自然能夠自治,不小心浮現習氣就要伏制,
欲愛也可以很粗,造很多惡業,但實際上輕微的不易察覺,要斷反而較難。

後面介紹兩位相反的難陀,一位是牧牛難陀,
因國王之令而追隨佛陀出家,精進修行、聞法入心。
另一位則是孫陀羅難陀,其為佛陀的同父異母兄弟,
一次見到佛陀卻無意間跟入精舍,直接強行出家,
身雖出家,卻因想念自己的妻子,一直即欲逃脫(孫陀羅就是其妻之名),
佛陀帶其見天堂之享福,以及地獄所受之苦,自己的一念間便決定往天堂或地獄,
孫陀羅難陀見地獄之苦,遂發心開始跟隨佛陀。

這兩位難陀,一位精進修行,一位一直欲脫離佛陀,
孫陀羅難陀捨不下自己的妻子,佛陀遂現天堂地獄相使其警覺,
現實中我們也常有拋不開的牽掛,直到踢到鐵板才知道反省,
天堂地獄其實就在那一念間的選擇,一但選錯,便萬劫不復,
所以上人一直要我們顧好自己的心,那顆初發大心的心,
因為唯有那念心可以幫助我們斷滅煩惱,成就菩提大道,
如果我們不是有自覺慧命的上根器者,那就隨佛的指示更勤加學習吧!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人一開始即勉勵兩件事,一是多結好因、好緣,二是培養悲憫心,
能種好因好緣,就有好果報,若能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則起悲憫心。
日本有則故事,一位獵鴿者看到一隻鳥要射,
隻螞蟻見狀而咬其腳,使其一驚而打偏,救了鳥生命,
其因就在過去螞蟻因水流而竄出,鳥見螞蟻受難,丟出葉子讓牠們爬上去,
直到葉子流到岸邊而得救,此故事告訴我們當愛惜動物、尊重生命。
我們人能愛惜生命,也要甘願接受此世,知因果而趕緊付出,逢凶化吉渡人間。

今天介紹兩位阿羅漢,
第一位是薄拘羅,又名善容,其相貌十分端莊莊嚴,人人看了歡喜,
他又名重姓,過去毗婆尸佛時代,一位貧僧生病,身為佛教徒的他,
不斷施藥、供果伺候他,此福報使其在九十一劫人天受福,
佛世時生於婆羅門家庭,母親往生,繼母卻極欲致其於死地,
一次推其入河,被魚吞入肚,漁夫又網住魚,剖肚救出孩子而疼愛他,
生父欲帶回他,漁夫不願意,旁人就建議何不乾脆重姓,認兩人為父?
故阿含經稱其:壽命極長,終不中夭,端莊不茍,常樂閒居者,薄拘羅為第一。

另一位是摩訶拘絺羅,他是舍利弗的舅舅,
生性好辯,每次都辯贏姐姐,直到其懷孕懷了舍利弗,
始不斷辯輸,這表示腹中的舍利弗有智慧,
摩訶拘絺羅開始讀十八種書,但每讀每忘,受人輕視而開始發奮用功,
十八年後回來找舍利弗辯論,見其卻已出家,而生氣欲找佛陀辯論,
一見佛陀直說「一切法不受」,佛陀問其受或不受,他竟無可回答,遂拜佛為師。
阿含經稱其:得四辯才,觸難能答,拘絺羅為第一。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正、念正則除煩惱,故要時時顧好自己的心,
一念偏差就差千里了,要再修正回來就很困難,
只要一念動則魔軍現前,心思雜亂,需以智慧平息,
智慧可破心靈的波濤,唯有自己可救自己,
此外習氣亦不可有,此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觀感。

離婆多尊者,他在未入佛門前外出,一次天黑睡在涼亭,
夢到兩個鬼在此互搶屍體,兩鬼要其評論誰對誰錯,
評錯了對象,則手腳受折斷之苦,
醒來察覺是夢,無法理解夢的意義,自問我的身體又是誰的?
離婆多心起迷惑,心不定,路上巧遇比丘眾,便遇是否手腳是自己的?
告訴他們自己的問題以及夢境,比丘聞後向其說法,
人人的身體都不永存,都經生老病死,身體只是假和合而有,是假名相。
阿含經說離婆多尊者是坐禪入定,心不倒亂第一,
他認識到人身只是五蘊假合,非真實的,這樣的道理。


另一位畢陵伽婆蹉,此人餘習未除,過去身為驕慢的婆羅門,習氣亦驕慢,
雖皈依了佛,煩惱除了,但餘習未亡,
每遇渡河,便輕蔑河神,佛要其道歉,仍罵人小婢,
習氣要改困難,所以才要修行,
阿含經說樹下苦坐 ,不避風雨者, 畢陵伽婆蹉比丘第一。
遇上習氣要改,需要靠的就是我們那份堅忍修行的心。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佛心看人,則人人是佛,如同常不輕菩薩見人是佛,恭敬以待,
學佛是學回歸佛心本性,平常所對待我們的說不定是倒駕慈航的諸佛菩薩,
另外,學佛不可有習氣,無心之過常惹來累生累世之因果,
一念動三千,一絲絲的過失都會埋下我們的業,
修行也要學習改我們的習氣,平常要能謹慎對待別人,不學別人的習氣。

後面介紹佛典中兩位比丘,
一位是劫賓那,其一心求佛,在往精舍求佛的路上恰下起雨,
便在中途向一位燒陶之家借宿,借住一空房間,房間只有稻草,
突然一位修行者也隨後進來,其相貌如此莊嚴而使其起恭敬心,
原來此人即是佛陀,佛陀看劫賓那如此虔誠,便向其說法。
阿含經稱劫賓那為「善知星宿日月者第一」,其對天文星象甚為了解,
劫賓那此外也是以佛心看人,對任何人都很謙卑。

另一位是憍梵波提,在他身上可以了解到習氣的危害,
他本來是位很有修行的修行者,但與生俱來一種習氣,
此追溯到過去生為小沙彌時,其常模仿老比丘嚼動嘴巴,
養成習慣之後不能改,之後五百世做牛,像牛一樣不斷咀嚼嘴巴,
直到之後又做人五百世,但此習氣始終未能除,
到了此世隨佛出家,然而餘習未斷,
佛陀見其雖斷除了煩惱,唯剩習氣尚存,
佛陀為使人對其尊敬,不因此習氣而輕視他,跟他人說其實他在唸佛,
還予其數珠,人人皆以為他是在唸佛修行,
佛陀也勉其不在人間托缽,以免遭到輕視,說其該受天人供養,
憍梵波提遂在天人界受天人供,直到佛入滅後,其相當悲傷,便跟隨入滅。

由上則故事可知習氣對我們的影響,上人一直說習氣要改,
但習氣真真可怕的是我們知道要改,卻一直無法察覺到自己的習氣何在,
我自己也常流露出無意的習氣,所幸週邊善知識願意提點,
再來改不改,就看自己那念心是否堅定,能夠圓滿破除習氣。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我們要顧好自身行儀,從儀態及舉止動作能攝受別人,
能做到此要由心而起,有好的型態要好好保持,不好的趕緊學習
累世要修持好習慣,過去是怎麼修來,現在則能保持,未來亦如是,
我們時時刻刻的起心動念與舉止動作都與未來有關。

阿羅漢中有一位迦旃延尊者,過去婆羅門教重修行,出了很多仙人,
修行人的頭髮、鬍鬚都很長,迦旃延一族就是為這些仙人修除髮鬚,故得此名,
佛陀讚其敷演道教第一,因其與眾結好緣,自身行儀莊嚴,故其說法人人愛聽。

另一位阿㝹樓馱,又稱阿那律陀,就是他提醒阿難在佛陀圓寂前請示問題,
其本身為釋迦牟尼佛堂弟、阿難堂兄,
過去生因時時布施、尊敬修行者,因此因緣果報,累世無貧、富有,
但每次佛陀講法,他都在打盹,受佛陀鞭策,發願減食、不再昏沉,
佛陀開示修行也需要健康的身體,這種極端修行使眼睛再也看不到,
阿那律已入心得自在,可用心眼看到世界人生,雖肉眼廢,卻得到天眼。

現在很多人看不到,做事卻很俐落,所以要明心眼,煩惱去除、心得自在。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次上人開示繼續介紹在座弟子,
接下來是智慧第一及神通第一的舍利弗、目犍連尊者,
先說舍利弗,他天生聰穎,八歲時國王設下論壇,邀請太子、大臣、學者共論,
經過的舍利弗見此論壇,即上論師大座挑戰所有人,
在座學者請了幾位侍者上去論辯依然被辯駁下台,
而在十六歲時已飽覽群書,為整個印度皆知,
其學習甚多,想探討何為人生的真理,選擇一位婆羅門沙然梵志為師,
在舍利弗習得所有道術時,沙然壽盡,卻大笑眾生迷茫顛倒,
男、女之間的恩與愛使眾生的心失去了眼睛般看不到。

沙然不出門能顯神通知天下事,此神通未傳使舍利弗鬱悶,
舍利弗決心再覓名師,過程中遇到志同道合的目犍連,相約共拜名師,
一次舍利弗遇到一位莊嚴的修行者馬勝,心生歡喜而問其師,
這位修行人所師的便是釋迦牟尼佛,
其說了其師之法「諸法從緣生,亦復從緣滅」,
舍利弗聽了決心拜師,找來目犍連共拜佛陀為師,
舍利弗決心出家,七天遍通道法,十五天證無學果,真正是智慧第一。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華會的現場,在座二萬千弟子各自有自己的才能,以各自長處修佛法,
接下來介紹的是三位兄弟─三迦葉尊者,
分別為大哥優樓頻螺迦葉、二哥伽耶迦葉及三弟那提迦葉,
據聞在毘婆尸佛的時代,三人本是好友,因為共同供養佛而感情極佳,
因此三人累生累世都一直是兄弟,到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仍是,
佛陀時代,優樓頻螺迦葉修行火行,這是一種拜火的宗教儀式,
因其精進於火行,得到國王所賞識,奉為國師,並收弟子五百人,
他的煉火之術得到眾人仰慕,一一跟隨,兩位弟弟也跟其修火行,
兩位弟弟修火行後亦各自收了兩百五十弟子。

有一天,佛陀知道三兄弟的事蹟,也知道因緣成熟了,要來渡化他們,
佛陀找上優樓頻螺迦葉,他一見佛陀法相莊嚴,即心為攝受,
與佛陀展開一場法的辯論,佛陀化解其火行之法,並告知萬物的道理,
優樓頻螺迦葉聽了很多解脫煩惱之法,為佛的法相與聲音所吸引,
頓時豁然大悟,而率五百弟子前來皈依,
皈依後只持三衣一缽,將故有修行火器放水而流。

兩位弟弟於河邊看到大哥的火器,趕緊去查看發生什麼事,
見到大哥與其弟子已跟隨佛陀出家,一見佛之莊嚴也為其感動,
各自又領了弟子前來追隨,故三兄弟共帶了一千名弟子加入僧團。

三迦葉兄弟各有才德,優樓頻螺迦葉能安定僧團四事,
伽耶迦葉了觀諸法、善能教化,
那提迦葉心意寂然、降伏諸結、一心精進。

這三兄弟心很單純,因供養佛的虔誠,使他們生生世世結為兄弟,
由此可見到廣結善緣是多麼的重要。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佛使心得以自在,要使心得自在,首先要棄除欲愛,
若我們貪戀在欲愛之上,則將不得自在,故先除執著以及欲愛。

法華會上萬二千人眾,其實各自有各自的因緣如此成就,
上人開示了兩則佛典中的故事以此介紹,
佛陀覺悟後先為阿若矯陳如等五位比丘轉法輪,
此因緣來自過去久遠前,曾有一隻在修行的大魚,
大魚乘大浪來到一處乾旱、饑苦的地方,那時岸邊有五位修船者,
大魚告訴他們自己志在修菩薩道,希望能奉獻自己的肉給村內的饑民食用,
若五人能照此遵辦,未來成佛他將首先渡他們,
五位修船者便帶來村內的人來食用大魚,此大魚功德圓滿,
即為後來的釋迦牟尼佛,而此五人為後來首先聞法的五位比丘。

另一則故事是介紹摩訶迦葉,摩訶,大也,迦葉為婆羅門姓,
摩訶迦葉生來即異於常人,有吞食日月之光之能,且壽命極長,
至今猶守在雞足山等待彌勒出世。
關於摩訶迦葉的前世,久遠前有位虔誠的貧女在佛塔中拜佛,
她見到塔中佛像受損,金身剝落,而發願做工修補佛像,
她這樣的心意感動了幫忙修補的工匠,兩人結為連理,
於佛前九十一劫一直輪迴在天、人之間享福,最後降生人間,
彼此於人間又因因緣找到對方而成婚,他們共同的心念是修行,
最後他們出家了,當中這位男比丘及為摩訶迦葉,
大迦葉志修苦行,而被尊為上首,負責帶領僧團,而為領導者。

據聞過去佛陀帶僧眾到多子佛塔,見到一朵花即捻花微笑,眾僧不解其意,
唯摩訶迦葉能通其意,遂佛陀交其衣缽以示傳承,
之後迦葉便進行了帶領僧眾、結集經典等任務,最後奉持袈裟入雞足山。

以上為佛陀僧眾的因緣,有些看來不可思議,
但從中感受到的是他們發大心、立大願的那念信心,
當下時代好像誘惑很多,使自己難以靜心修法,
想到大迦葉的故事,使人有鼓動力想好好修法,遠離欲念,心得自在。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如初,成佛有餘」
上人開示當初立大心、發宏願,修行不為自己,
要去除煩惱、渡眾生,守好自己的心、並依教奉行,
法華會上佛陀說法,在座有萬二千人的四眾雲集,
萬二千人多有才能,卻都隱起來只說它的一項特色
這樣的感覺好比是在製作一本書時,需要很多專長來完成,
們人沒有全能,但一本書仍靠很多人的專能完成,
在座者各具一德,修行過程每項都很好,但有突出的一項,故才佛說有某某人第一。

而在座者還有另外三個原因於此成就:
一、比丘出家形同佛儀,三衣一缽,每天出門化緣,使人人知佛的教團,
學習佛的威儀如同佛戒,學佛是學佛的威儀。


第二、常依佛住,跟隨佛陀而行。

第三、捨離我慢,不論證的果位,都是內修自治,顧好內心以自治,
菩薩能發大心、立大願渡化眾生,但在家菩薩有的貢高我慢,
出家菩薩卻能降伏煩惱與慢心,進出心都很清淨,能使在家菩薩也捨離我慢。

經文中舉例的人都是上首,第一位提的阿若矯陳如是僧寶的開始,
佛陀覺悟後開始為初跟隨的五人說四諦,初轉法輪,
此五人俱為悉達多太子的親人,佛為此五人三轉四諦法,
而阿若矯陳如是第一個了解苦諦的人,阿若矯陳如的名稱即譯作「了解」。

過程中初轉的五人誤會太子受牧女供養而捨離太子另信異教,
為此佛在菩提樹下再度打坐,並降伏煩惱、心靈明亮,
人在寧靜時煩腦多會湧現,煩惱湧現當一一降伏,此即破魔,即成菩提,
便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煩惱即菩提」。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修三學
破見思惑
慧命得安
始發大心
要去除心中的煩惱,要先從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開始,
人人只要遵此而守好本份及戒律,內心就會開始自我節制,
內心有自治便可以修德,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別人是看不到的,
但心中煩惱微細,要除這麼多微細煩惱得靠三無漏學,以破見思惑,
然而我們常常一個心後破一個煩惱,很快便又流失掉了,
故我們要發的是大心,在去除煩惱後開始修德,當德相顯於外時便能統領大眾,
從三無漏中修德,如此增上我們的心,當到達自在的境界,則修德圓滿。


心得自在
即以戒定慧力
修習增上學
已得修德為圓滿
能出入自在
此以戒定慧力
得自在也
我們要能出
我們修行不是要自修而已,若因此斷了與外界的緣就只是己得自在,
我們要在人群中亦能心得自在,時時進出人群卻心自在,這才是真是到達「靜寂清澄」。
任何環境都阻止不了我們的心,便達到了出入自在。


若於真俗二諦
一、 真諦
真理之實義
又聖者所見之實義也
了知無結無縛
心得解脫
此以慧力得自在也
二、俗諦
俗事上之實義
又凡夫所知之實義也
出入自在要知真俗二諦,真諦是出世所得的真正道理,此為聖人所見,不受世俗牽掛,
但並非不理世間,而有大慈大悲的憐憫眾生心,
俗諦則是入世了解世間法,此為凡夫所見,
我們要得自在,要同時修得真俗二諦,兩邊都得了解。
就像上人每次都在勉勵慈濟弟子,不是每日唸佛、唸經而已,還要在人群中行經,
一個心安定後是否能經得起入世的考驗,便靠的是此時。

人人本有如來本性,但為漏、結所覆蓋,漏是煩惱、結是執著,外境污染了我們的心,
其實真理一直不離我們的心以及生活周圍,只是被漏結掩蓋而不得自在,
靈山會法萬二千大阿羅漢及比丘眾,都是各有長處且出入自在,
佛陀教法需要有人證實,這些聽眾就是印證佛法最好的代表,
看到那麼多賢人能因聽法證果,也自勉能更聞法入心,得到真正的出入自在。

fire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